俄羅斯這臺戰機最近有點力不從心了,在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上,普京不經意間透露了一個重要信號:2026年可能要削減國防開支。
這話從普京嘴里說出來不容易,畢竟俄羅斯電視上天天都在播放勝利在望的畫面。但現實是,8%的通脹率、盧布匯率跌到三位數、超市物價飛漲,這些都在啪啪打臉電視機里的畫面。
看看俄的賬本就知道問題有多嚴重。去年國防開支高達6.7萬億盧布,占GDP的6%,這比蘇聯在阿富汗戰爭時的投入還要高。算上其他支出,這個數字接近9%。歷史上這個水平的軍費開支,五年內不是打贏就是破產。
石油收入這個提款機也不好使了,賣給亞洲的石油每桶要打折20美元,還要支付高額戰爭保險費。雖然俄羅斯每天還能產出1000萬桶,但凈利潤只有戰前的一半。
央行不得不拋售黃金儲備來填窟窿,去年以來已經賣了110多噸。這就像賣房子地基的磚頭來還債,遲早要出問題。
人也不夠用了,俄軍現在平均年齡36歲,這個數字說明年輕人根本不夠用。1990年代的人口危機讓適齡兵源嚴重不足。工廠里的焊工都被拉去當兵,生產線都停擺了。
更糟糕的是傷亡數字,開戰以來俄羅斯已經損失超過100萬人。葉卡捷琳堡和薩馬拉的醫院里,假肢訂單堆積如山,心理治療預約全滿。
每個傷兵都要領撫恤金,每個陣亡士兵家屬都要拿補貼,這些都在不斷加重財政負擔。
烏克蘭人很聰明,他們不和俄羅斯硬碰硬,而是打起了不對稱作戰。利沃夫到波爾塔瓦的工廠每天能造300架無人機,這些不到1000美元的小玩意,經常能干掉價值幾千萬的俄羅斯大炮。
西方的防空系統也很給力,愛國者導彈在敖德薩的攔截率超過90%。俄羅斯現在連導彈都要省著用,因為庫存只剩戰前的40%了。
所以,普京說2026年要削減軍費,這其實給自己埋了顆定時炸彈。到時候要是減不了,老百姓發現又被騙了,俄府要么加大維穩力度,要么就得想別的辦法轉移矛盾。
歷史已經證明,這兩種方法都沒好結果,1905年的沙皇和1979年的勃列日涅夫就是前車之鑒。
現在俄的處境比蘇聯時期更脆,更依靠進口技術。就連最先進的T-90M坦克用的都是德國光學設備,現在想買都得偷偷摸摸經過四個國家。
而烏克蘭這邊,他們不需要占領莫斯科,只要堅持下去就能贏。畢竟支持烏克蘭的聯盟GDP總和超過35萬億美元,俄羅斯才2萬億。
雖然特朗普可能變卦,但北約國家多數人都認為烏克蘭存亡關系歐洲安全。歐盟、韓國、瑞典都在擴大軍工生產,美國的新炮彈工廠已經投產,德國的工廠也已經開工。
俄羅斯財政現在主要靠四件事撐著:軍費、社會福利、地方補貼和還債。油價如果跌破80美元,這四項就得崩盤。
養老金不能砍,地方補貼不能少,債務更不能違約,最后能動的只有軍費。這就是普京現在最頭疼的地方。
戰場上的跡象也很明顯:俄羅斯的炮彈產量從每天1萬發降到7000發,烏克蘭的反炮兵雷達反應時間從50秒縮短到20秒。
美國的偵察微信幫忙精準打擊俄軍彈藥庫,每個被炸的彈藥庫都在加速俄的財政危機。
未來的三種可能:第一種,2026年真削減軍費,那前線的俄軍很快就會感受到裝備不足。第二種,繼續硬撐,直到經濟崩潰。第三種,冒險升級。但俄羅斯現在連常規武器都捉襟見肘,更別說動用為北約準備的戰略儲備了。
最可能的情況是,某個地方先撐不住,學校的取暖費和烈士撫恤金只能二選一。這種小事一旦蔓延開來,整個財政體系就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倒下。歷史上阿富汗戰爭和一戰時的沙俄都是這么垮的。
俄羅斯現在就是在玩輪盤賭,只不過槍里裝的不止一顆子彈。普京設定的2026年大限,很可能比預想的來得早。因為當錢袋子和野心撞車的時候,這位硬漢也必須面對現實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