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大而美”稅收和支出法案,標志著這一備受爭議的法案正式成為法律。據此前報道,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曾因該法案與特朗普“翻臉”。馬斯克威脅稱,如果該法案通過,他第二天就會成立“美國黨”。就在法案通過當天(4日),馬斯克在社交平臺上再次提出“成立第三黨”。
“獨立日(4日)正是提出這一問題的最佳時機:問問自己,要不要擺脫兩黨制!”馬斯克在社交平臺發起了一項名為“我們要不要成立‘美國黨’”的投票。截至發稿,有超過115萬個賬號參與投票,65.2%的人表示贊成,34.8%的人表示反對。
馬斯克就是否成立“美國黨”發起投票(資料圖)
圖為投票截圖
馬斯克在這項投票的評論區中解釋稱,他的目標是控制2-3個參議院席位和8-10個眾議院選區。“鑒于(現有兩黨)在國會的勢力差距很小,如此(新政黨)便能對一些有爭議的法案起到決定性作用。”
不過,有分析指出,即便是對“不差錢”的馬斯克來說,“成立新黨”也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即便馬斯克創建了很多成功的公司,但想要創建一個能挑戰美國“兩黨制”的第三黨,確實不容易。
法律層面和經濟層面困難重重
新政黨成立后或遭聯合打壓
事實上,除了民主黨和共和黨這兩大黨,美國也有包括綠黨、自由黨在內的政黨,但后兩者根本無法撼動兩大黨的地位。
多名專家學者指出,美國之所以到現在也沒有第三方能撼動兩大黨的地位,是因為這件事無論是在法律層面還是經濟層面都非常困難。
資深選舉律師布雷特·卡佩爾稱,美國各州對想要參選的新政黨的參選資格認定并不相同。以加州為例,若一個新政黨想出現在該州的選票上,就必須吸納并維持該州至少0.33%的選民成為該黨成員,或收集110萬名選民的簽名。
想要獲得國家層面的認可,新政黨還需要獲得聯邦選舉委員會的認可。“這幾乎肯定會遭到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強烈反對。”卡佩爾補充稱,新政黨在獲取選民簽名的過程中也有可能應對法律問題,“所有州的法律都偏向兩大黨,第三方很難‘出頭’”。 埃默里大學政治學教授艾倫·阿布拉莫維茨表示,這些法律規定幾乎無法讓第三方成功。
卡佩爾說,無論如何,想要建立一個全國性政黨至少需要耗費數年時間。“看看綠黨和自由黨就知道有多難了。”卡佩爾解釋道,這兩個黨都成立了數十年,現在都還在掙扎著成為各州選票上的選項。
7月4日,特朗普簽署“大而美”稅收和支出法案(圖據視覺中國)
競選資金籌備也是難題
“錢不是問題,但捐不出去”
除了時間和法律問題,競選資金的籌備也是一大難題。美國前聯邦選舉委員會主席李·古德曼表示,馬斯克可能需要數千名捐款人共同來資助他的政黨。“由于聯邦捐款限制,一個非常富有的人無法像創辦公司那樣直接為一個新的全國性政黨提供資金。”目前,個人每年只能向州級政黨捐款10000美元,或向國家級的政黨委員會捐款44300美元。
美國法律規定,個人可以隨意資助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但不能直接資助一個政黨。有分析解釋稱,馬斯克的確可以通過其控制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捐款,這樣就可以沒有捐款限制。但問題在于,按要求該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不能直接向候選人捐款或協調競選活動,只能不受限制地直接花錢幫助候選人打廣告等。
除了法律和資金問題,還有一個關鍵的問題在于選民和候選人的意愿。阿布拉莫維茨說,盡管有時民調數據顯示民主黨和共和黨兩黨的支持率有所波動,但事實上兩黨的黨內忠誠度依然很高。“在這樣的背景下,第三政黨的人很難說服選民投票給自己的候選人。”阿布拉莫維茨稱,這無疑是在告訴別人,你在投給一個沒機會贏的人。
對馬斯克而言,最方便的辦法就是通過他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捐款給獨立候選人,這樣他既能無限制地注入資金,也能幫助獨立候選人獲得選票。
紅星新聞記者 黎謹睿
編輯 郭莊 責編 魏孔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