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薛埠鎮花山村舉行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文藝聯演
李昌桂
青青的山,綠綠的水,這里山水真優美;
醉人的茶,芬芳的花,花山資源頂呱呱;
妙曼的舞,飛揚的歌,百姓生活真紅火;
6月30日,隨著舞蹈《花山美》的優美旋律,由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薛埠鎮花山村柳莊村組織,新鄉賢袁順清、楊榮平、張水琴等贊助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文藝聯演順利拉開了序幕。
據了解,演出活動6月30日~7月1日連續兩天共30個節目,其中《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男兒當自強》《逛新城》《手心有你》等8個舞蹈節目,《姐妹情》《朵朵紅花紅艷艷》《紅燭高照》《雙推磨》和珍珠塔選段《庵會》《前園會》等9個錫劇節目,還有歌聲《春風十萬里》、薩克斯《北國之春》和葫蘆絲《軍港之夜》《月光下的鳳尾竹》以及旗袍秀團扇《杏花落》等。演出活動在《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大合唱中完美演繹。80多歲的劉奶奶說“我最喜歡看錫劇《珍珠塔》了,感謝社會愛心人士送戲上門,讓我們足不出村就能看上大戲。”劉奶奶是花山村柳莊村人,早早吃過晚飯就到了演出現場。
江蘇好人袁順清表示,“我從小就在柳莊村長大,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我再熟悉不過了。當我每次回到這片故土,一切都是那么熟悉、那么親切。”此次演出由金壇老年大學金城分校“大喇叭”文藝宣傳隊自編自導自演。10多年前我成立江蘇聞名農產品公司,通過“互聯網+”模式助力金壇和云南騰沖兩地農民脫貧致富,后來成立了金壇首個以個人命名的職工幫扶平臺——袁順清職工幫扶助老愛心服務站,同年成立了江蘇首個以個人名義的“失依留守兒童之家”,逢年過節走進敬老院慰問孤寡老人。在2020年疫情防控中“大喇叭”宣傳成為金壇一道流動風景線,我的小事有幸被寫進江蘇抗疫故事《又見遍地英雄》一書。2023年11月,在社區的支持下成立了文化社區睦鄰有約志愿服務中心,依托“大喇叭”和“幸福來敲門”2支志愿服務隊,與金城鎮文化社區45戶高齡、烈屬、獨居等困境家庭開展常態服務。2024年底,成立了金壇老年大學金城分校,開辦歌詠、舞蹈和戲曲3個班,結合革命老區紅色文化勝地優勢條件開展文化惠民活動,極大豐富了當地居民的文化生活和愛國情操。
要培育富有地方特色和時代精神的新鄉賢文化,發揮其在鄉村治理中的積極作用。“花山村的山水養育了我們,我們離不開花山村,花山村的發展也離不開我們。袁順清說,枝繁葉茂離不開根的涵養。從柳莊村走出來的新鄉賢不應該忘記根的涵養。當我們自己有這個能力和想法,就應該盡己所能、付諸行動,幫助、帶動革命老區人民脫貧致富,豐富老區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袁順清說。
據悉,江蘇金壇花山地處茅山東麓,還是革命老區。花山村黨總支書記袁箭峰介紹,近年來,我們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大力推進鄉村振興,實現從紅色熱土到發展沃土的轉變。花山村境內的段玉裁公園、花山國防教育訓練中心都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花山國防教育訓練中心是首批江蘇省國防教育示范單位和常州市重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花山村在寫好守業、興業、宜業、富業、創業“五篇文章”的同時,積極發掘紅色文化資源,拓展紅色教育內容,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
下一步,我們將立足茅山革命老區紅色基因傳承,聚焦愛國主義教育,加強國防教育與金壇區委黨校聯動,通過機制共建、精準賦能、項目融合三位一體策略,最大限度激活新鄉賢效能。推動花山村形成“國防教育鑄魂、黨校育才引智、鄉賢興業惠民”的新時代振興模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