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剛過,盧甘斯克徹底落入俄軍手中。三年拉鋸戰,俄羅斯頭一回吃下一整個州。
誰能想到,俄軍剛宣布勝利,美國那邊突然變臉,6億美元軍援說停就停。馬克龍坐不住了,趕緊給普京打電話。
俄軍這次要干什么大的?美國為啥在節骨眼上掉鏈子?
作者-彤
俄軍這波操作夠狠的
俄軍這回玩真的了,盧甘斯克剛到手,普京就瞄上了另外三個州。
頓涅茨克、扎波羅熱、赫爾松,這三塊肥肉一口氣吞下去,烏克蘭就徹底被困成了內陸國。俄軍的算盤打得精明,控制了這四個州,就等于掐住了烏克蘭的脖子。黑海那2782公里的海岸線,現在烏克蘭只剩敖德薩那一小段還在手里。
這幫人現在學精了。以前俄軍打仗還挺笨的,導彈像撒胡椒面似的亂扔,消耗巨大效果還不好。現在完全換了套路,天竺葵-2無人機一天能造500架,像下餃子似的往烏克蘭扔。
更要命的是,他們摸索出了一套"組合拳"。先用高超音速導彈定點清除關鍵目標,比如基輔的軍工廠、頓涅茨克的指揮中心。接著無人機群蜂擁而上,專門干擾搶修作業。最后巡航導彈收尾,確保目標徹底報廢。
烏軍這下真扛不住了。防空系統被搞得東擋西攔,疲于奔命,攔截率直線下滑。6月底那次空襲,俄軍一口氣扔了537件武器,烏空軍司令部罕見承認"幾乎防不住"。這話從軍方嘴里說出來,分量可想而知。
俄軍越打越順手,連農機工廠都不放過,這是要徹底搞"去工業化"。烏克蘭的戰爭潛力被一點點蠶食,后備力量眼看著就要見底了。
美國這招夠絕的
俄軍攻勢正猛的時候,美國那邊卻開始打退堂鼓了。
說好的援助,說黃就黃。6億美元的軍援包,包括48枚愛國者導彈、15萬發155毫米炮彈,統統喊停。理由聽起來冠冕堂皇:庫存緊張,得優先保障本土防務。
可這話騙得了誰?就在暫停對烏軍援的同一時間,給以色列的38億美元軍售卻批得飛快。
這不是明擺著厚此薄彼嗎?澤連斯基估計心里在罵娘,剛在北約峰會上聽特朗普親口承諾增加援助,轉眼就被來了個釜底抽薪。
美國的這套變臉功夫,確實讓人大開眼界。華盛頓的算盤很清楚:中東和亞太的局勢也不太平,得留點家底,不能把彈藥庫全掏空了給烏克蘭。
再說,國內政治壓力也不小,連著幾年往烏克蘭砸錢,選民早就看不下去了。
這一停,影響立竿見影。沒有愛國者導彈,烏軍的防空系統就跟缺了牙的老虎似的,攔不住俄軍的導彈雨。前線炮兵部隊也因為炮彈短缺,火力支援大打折扣。
更糟的是,這還不只是美國一家的問題。英國、德國這些北約成員國的軍援也開始拖拖拉拉,6月份到位的援助跌到了年內最低點。用英媒的話說,照這個節奏下去,烏軍的彈藥撐不過6個月。
歐洲現在很糾結
美國這么一搞,歐洲那邊也亂了套。
馬克龍也是沒辦法了,只能硬著頭皮給普京打電話。這可是2022年2月以來,兩國元首第一次直接通話。法國總統深更半夜打電話求和,這事放在兩年前誰敢想?
電話里,馬克龍苦口婆心勸停火,說人道主義代價太大了,得趕緊坐下來談。
普京那邊態度硬得很:承認四個州歸俄國,烏克蘭永遠別想加入北約。這哪是談判條件,簡直就是最后通牒。
歐盟內部現在也是各懷心思。德國說要審慎,擔心刺激俄國進一步升級。波蘭嚷著要硬剛,恨不得直接派兵參戰。法國想當和事佬,意大利更是明顯開始觀望。統一立場?想都別想。
最頭疼的是能源問題,俄烏打得越兇,歐洲的天然氣價格就越瘋狂。
老百姓的電費賬單已經讓人心疼了,政客們的選票也岌岌可危。馬克龍想通過外交手段穩住局面,既能給自己刷國際影響力,又能緩解國內壓力。
但普京顯然不買賬。通話結束后,克里姆林宮的聲明措辭強硬,絲毫沒有妥協的意思。
法國政府發的聲明倒是很客氣,說要"推動和平",但沒提任何實質性進展。看來,歐洲想靠嘴皮子翻盤,還得費不少勁。
這事兒沒那么簡單
各懷心思的歐洲,面對的卻是一個更嚴峻的現實。
俄軍的胃口可不止四個州這么簡單。敖德薩港一旦丟了,烏克蘭就真成了內陸國。這個港口承擔著烏克蘭80%以上的糧食出口,一斷就是要命的事。全球糧價估計又得飛漲,中東、北非那些本來就吃不飽飯的地方更倒霉。
俄軍現在就像下棋,每走一步都在逼迫對方做選擇。從赫爾松向尼古拉耶夫推進,形成對黑海沿岸的包圍圈正在收緊。無人機和導彈的配合越來越嫻熟,成本低、效率高,讓烏軍防不勝防。
更可怕的是,戰爭開始出現新變數。俄聯邦安全局聲稱在頓涅茨克發現了烏軍的化學武器儲藏點,雖然烏克蘭官方沒有正面回應,但這種"非對稱手段"的出現,讓沖突的復雜程度又上了一個臺階。
烏克蘭現在真的是四面楚歌。軍援斷斷續續,防空千瘡百孔,經濟命脈隨時可能被切斷。澤連斯基政府一邊動員最后的預備隊,一邊還得應對能源、民生、難民等一大堆麻煩事。
西方的援助政策充滿不確定性,讓基輔遭遇了戰略真空期。俄軍抓住這個時機,攻勢一波接一波,試圖在對方喘過氣來之前就把局面徹底鎖死。
結語
說白了,這場仗打到現在,誰都沒贏家。俄國經濟被制裁搞得夠嗆,烏克蘭更是元氣大傷,美國花了天價軍費卻落不著好,歐洲被搞得四分五裂。普京想要的是面子,澤連斯基要的是里子,美國算計的是選票,歐洲擔心的是后院起火。
最殘酷的現實是,這種博弈沒有標準答案。每一方都在為自己的核心利益做最優選擇,但這些選擇疊加起來,卻可能把所有人都推向更糟糕的結局。烏克蘭的命運懸在半空,國際秩序的根基在動搖,而普通人的生活正承受著戰爭的代價。
你覺得烏克蘭還有翻盤的可能嗎?是妥協求和劃算,還是死磕到底值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