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青燈
我在查閱明朝皇帝的時候,發現一共有皇帝16位,其中并不包括南明的皇后。
可是這16位皇帝,卻出現了37位皇后,平均一人兩個,還多出來五個。
這37位皇后,包括原配,繼室,皇帝生母,追封四種上升渠道。
別看都是皇后,但是在大明朝的時候,待遇完全不一樣,也不知道是哪個大聰明,想出這么喪良心的區別對待?
按照禮記,皇后死后,應該升附太廟,但是這個太廟,只有皇帝的原配皇后才能進去。
至于其他渠道的皇后,只能被祭祀在奉先殿和弘孝殿。
我在查閱這份史料的時候,十分無語,這幫男性大臣應該是鹽吃多了,給他們閑的。
別看大明朝有37位皇后,還有8位皇后無人祭祀。
常氏,就是大明第一位被漠視的皇后。
在朱元璋還沒有平定天下的時候,他就已經決定好王朝的走向,男人最大的榮耀就是封妻蔭子,所以一旦老朱做了皇帝,那么皇后一定是馬氏,太子一定是好大兒朱標。
而在朱標還沒有出生的時候,朱元璋就已經給他找好了太子妃,娃娃親常氏。
這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上,也十分罕見。
這份娃娃親,在政治上是聯姻,為了讓常遇春給他賣命。
在情感上,是朱元璋和常遇春關系太好,想要延續。
常氏作為常遇春的嫡長女,這個身份,太合適了。
無論是做妻子,還是做太子妃,常氏都當之無愧。
縱使常遇春已經去世,但是朱元璋還是信守承諾,讓朱標娶了常氏。
朱標對于常氏的喜歡,在七年中生下了二子二女。
也是因為連年的生育,在幼子朱允熥出生后,常氏病逝于24歲。
不提朱標有多難過,朱元璋為了兒媳婦輟朝三日。
別看常氏死了,只要朱標按照路線活下去,常氏怎么也會被追封為皇后。
千百年后的史書上,朱標和常氏總是并肩。
可是朱標也早逝了。
但是不重要,只要朱標的兒子繼位,那么常氏也會被追封為皇后。
可是常氏的長子早夭。
身為庶子的朱允炆成了皇太孫,為了所謂的規矩禮教,即使朱允炆的親媽呂氏活著,常氏還是皇后。
朱允炆很給力,坐上了皇位,先是把早死的親爹追封為孝康皇帝,然后將嫡母常氏追封為孝康皇后,奉養親媽呂氏為皇太后。
常氏的牌位被送進了太廟。
在太廟里面安安穩穩的待了四年,朱棣來了。
朱棣掀桌,自己做了皇帝,為了顯示自己的名正言順,大改歲月史書。
先是把親大哥從皇帝位置上趕了下來,孝康皇帝成了懿文太子,常氏隨著丈夫成了懿文太子妃。
甚至將朱允炆的存在抹去。
既然朱標已經不是皇帝,自然不能待在太廟里,夫妻兩個被挪了出去。
就這樣,常氏的一生,隨著丈夫和兒子的起落,自己也跟著起起落落,連死后都不能消停。
最后,常氏的牌位不在太廟,也不再奉先殿和弘孝殿。
而能夠為她點燃香燭紙錢的,母家舅舅藍玉被斬殺,兒子被圈禁,女兒被錯嫁,就連庶子都已經失蹤。
無人再去祭拜她,有身份的人也不敢去觸霉頭,畢竟朱棣還活著呢。
只有南京的那一座陵墓,歷史記載中的筆記點點,曾記得有一個女人她來過,她活過。
——《寫乎》《作家薈》關于稿酬的啟事:
1、2025年1月1日起,文章采用后,公眾號最低閱讀量≥200,稿酬5元;一個月內(下旬作品截止次月10日),在公眾號閱讀量≥500的,稿酬10元;閱讀量≥1000的,稿酬15元;閱讀量≥1500的,稿酬20元;閱讀量≥2000以上的,稿酬30元。
每篇文章所獲贊賞金總額,5元以上者70%發放給作者,5元以下者不發放作者,留作平臺經費。
2、稿酬和贊賞在下月上旬以微信轉賬的方式發放當月稿酬。
3、要求原創首發作品,非原創首發請勿投寄。
4、《作家薈》(散文詩歌類)投稿郵箱:125926681@qq.com;《寫乎》(歷史文化類)投稿郵箱:499020910@qq.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