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雙航母鳴金收兵,中國用26天讓美國明白一個道理——西太平洋的攻守之勢已經徹底逆轉。
就目前已知的信息來看,解放軍此次的遠洋訓練活動始于5月下旬,遼寧艦先在臺灣島以北的東海海域進行了約2天的艦載機起降訓練,然后于5月27日從宮古海峽穿越第一島鏈,進入西太平洋海域活動。
【繼上次齊聚南海后,解放軍雙航母又深入西太平洋26天】
在進入西太平洋后,遼寧艦先是南下菲律賓海,再從菲律賓海轉向東北,穿越了第二島鏈一線,于6月7日抵達了南鳥島附近海域,這也是中國海軍航母艦隊首次穿越第二島鏈。
此后,遼寧艦掉頭向西,重返菲律賓海,然后轉向西北,于6月20日左右再次穿越宮古海峽,返回了東海海域。
在遼寧艦越過第二島鏈之際,山東艦穿越臺灣島以南的巴士海峽,進入西太平洋海域,然后一路向東,抵達硫磺島西南海域,與遼寧艦形成了東西對進態勢。
隨后,山東艦編隊掉頭,一邊演訓一邊向第一島鏈方向航行,并最終于6月23日穿越巴士海峽返回南海海域。
【日本防衛省公布了解放軍雙航母的大體活動軌跡】
從遼寧艦進入西太平洋開始算起,這次的遠洋演訓活動一共持續了26天,這也是解放軍首次出動兩個航母編隊,在西太平洋上進行演訓。
在6月中旬的幾天時間里,遼寧艦編隊與山東艦編隊的距離不是很遠,雙方都處于對方艦載戰斗機的作戰半徑之內。外界之前就有猜測認為,這兩個航母編隊當時進行了“紅藍對抗”演練。
央視等官媒也剛剛明確,這兩個航母編隊在演訓期間進行了“互為條件、互為對手”的對抗演練,證明了外界的猜想。
而這種航母對抗演習對于解放軍海軍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
畢竟,作為一種帶有戰略意義的獨立作戰單元,航母編隊可能在戰時面臨各種情況,與他國航母戰斗群在海上遭遇,打一場以航母為核心的現代海戰就是其中之一。
【中美航母編隊之間的對抗可能會在西太平洋上演】
提前進行相關演訓,解放軍就能夠驗證遼寧艦與山東艦編隊作為獨立作戰單元,對抗同等力量對手的能力,同時找出自身在航母作戰指揮、聯合對海打擊、海上追蹤搜索等領域可能的短板。
目前,全球能夠獨立進行這種航母對抗演練的國家,屈指可數,中國海軍的遠海作戰訓練水平,已經處于全球前列。
順便一提,盡管中國一再強調,此次雙航母艦隊演訓是根據年度安排的例行訓練,可臺海等地局勢緊張的現實情況,以及解放軍前出到第二島鏈的具體行動,都讓日本等方風聲鶴唳。
日本媒體不止一次在中國外交部的例行記者會上,提出有關此次演訓的問題,明顯是在幫東京決策層探查中方的真實態度。
況且,解放軍雙航母編隊的戰斗力不弱,2艘航母上的艦載機達到了90多架,可以做到一艘航母的艦載機主要負責奪取制空權,一艘航母的艦載機配合水面艦艇部隊發起進攻,實現對他國目標的立體打擊。
更加巧合的是,在中國海軍的兩個航母戰斗群剛剛出發的時候,美國海軍在西太平洋上還能夠集結起兩個航母戰斗群,實現與解放軍的航母“二對二”。
可中東局勢的驟然升級,導致美軍被迫把“尼米茲”號航母戰斗群從南海調往中東,美軍只能讓此前已經返回橫須賀的“華盛頓”號再次出來,應對解放軍的兩個航母編隊。
在此期間,美日等方艦機還多次抵近偵察、跟蹤監視解放軍航母編隊,算是給解放軍當了免費“陪練”。
從更加長遠的角度看,解放軍此次的雙航母演訓,也反映出了西太平洋軍事斗爭態勢的一種變化,即原本處于劣勢地位的中國,正在一步步掌握主動權,通過航母遠洋行動拓展戰略縱深。
解放軍未來西太平洋高強度遠海礪兵頻率只會越來越多,演訓行動規模也會越來越大。
【美軍目前在西太平洋只有一艘航母可用】
美軍已經無法繼續依靠2個航母戰斗群以及第一島鏈一線的陸基力量,應對這種局勢的變化。
尤其是等到福建艦也正式服役后,美軍可能需要在西太平洋上長期保持至少3個航母戰斗群的機動力量,來應對解放軍越來越頻繁的海空行動,以維持第一、第二島鏈體系。
可在去工業化浪潮下,美國的航母維護保養效率越來越低,航母更新換代速度放緩,美軍平日里也只有3艘航母進行一線部署任務,2個航母戰斗群,恐怕已經是美軍西太航母常態化部署的極限。
簡而言之,遼寧艦與山東艦航母編隊歷經26天高強度遠海礪兵順利返航,標志著中國海軍航母協同作戰能力實現歷史性突破。
此輪演訓雖為年度例行安排,卻深刻映射了西太平洋力量格局的動態演進——中國正穩步提升遠海體系作戰能力,逐步掌握戰略主動權,中美在西太平洋上的攻守之勢已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