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近期報道,臺防務部門統計解放軍30小時內78架次軍機巡弋臺海。這場高密度軍事行動,正釋放不容忽視的信號。
中國臺灣(資料圖)
臺“漢光41號”軍演打破常規,將演練時長拉長,新增城鎮巷戰、基礎設施搶修等18項課目。試圖模擬所謂“持久作戰”場景,卻暴露其防空雷達網存在30%探測盲區,老舊預警系統對隱形戰機識別延遲超40秒。這種“臨陣磨槍”的軍事操演,難掩“以武拒統”戰略底氣不足的窘境。
6架次殲擊機跨越所謂“海峽中線”劃定新航路,12架次預警機構建全域監視網絡,8架次電子戰機實施電磁壓制。配合同期6艘驅護艦在臺島東部海域機動,形成“空海封控-信息遮蔽-火力威懾”的三維作戰體系。此類高密度巡航已從偶發性行動,演變為常態化軍事存在。
國臺辦點名賴清德“和平統一最大破壞者”,其主導的“團結十講”將“去中國化”滲透教育體系。通過篡改教科書歷史敘事,將臺灣史從中國史剝離;鼓吹“青年保臺”,實則把島內青年推向戰爭邊緣。數據顯示,其執政期間兩岸交流頻次下降67%,軍事對峙風險指數攀升3倍。
中國臺灣(資料圖)
美國2026財年國防法案包含20億美元對臺軍援,表面提供“魚叉”反艦系統,實則以技術整合為由推遲交付,迫使臺當局支付額外改裝費用。更通過“不對稱作戰”理論,誘導臺島構建“刺猬防御”體系,妄圖將臺灣地區打造為遏制中國的“海上堡壘”。這種軍售模式,實質是掏空臺灣經濟的“慢性毒藥”。
臺灣民意基金會最新調查,68%民眾認為臺海局勢“非常危險”,較去年同期激增23個百分點。桃園機場出入境旅客攜帶現金量同比增加41%,反映民眾避險情緒蔓延。民生領域數據更顯嚴峻:半導體產業因局勢動蕩,訂單流失率達18%,中小企業貸款違約率突破警戒線。
中國臺灣(資料圖)
北斗導航系統實現臺島全域厘米級定位覆蓋,福建艦電磁彈射技術進入實戰驗證階段,東風系列導彈形成覆蓋第二島鏈的火力網。解放軍構建的“反介入/區域拒止”體系,已實現從理論模型到實戰能力的跨越。這種軍事技術代差,讓任何“以武謀獨”的幻想都淪為泡影。
當78架次戰機的航跡在臺海空域交織,傳遞的不僅是軍事信號,更是維護國家主權的堅定意志。島內政治勢力需認清:背離一個中國原則,終將被歷史洪流淹沒;唯有回歸“九二共識”,才是維護臺海和平的正確道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