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開始之后,日軍的飛機對我軍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威脅。連國民黨的空軍也無法和日軍的飛機抗衡,一時間空軍成了敵人的戰場利器。
1937年,在當地群眾的協助下,陳錫聯帶著769團夜襲陽明堡,擊毀擊傷日軍飛機24架,有力打擊了日軍的空中力量……
軍中“小鋼炮”
陳錫聯出生于1915年的湖北黃安,他生活在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三歲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為了生活,他從七歲開始就幫地主家放牛了。
多年來,他放過牛、當過長工,但生活還是過得很艱難。在苦難的日子中,他發現自身的苦難大部分都來自于地主和政府。
那時候他就清楚,只要地主階級還在,只要地主階級組成的政府還在,那像他這樣的老百姓就永遠沒有翻身的余地。
時間來到1928年,革命的風吹到了他的家鄉。受到大革命的影響,他接觸到了很多先進思想,并開始尋找屬于自己的革命道路。
他認為,想要改變普通人的現狀,那只能通過革命。只有推翻代表地主和資產階級的政府,才能徹底打垮地主,才能徹底改變現狀。
于是他加入了革命隊伍,成了兒童團的一名團員。兒童團其實能干的不多,也就是送送信、跑跑腿什么的。
但每次打土豪斗地主的時候,他作為兒童團的一員都要參加。1929年,紅軍路過了他的家鄉,他義無反顧參了軍。
參軍的時候他才14歲,還是一個紅小鬼。但他的表現卻非常亮眼,他在戰場上勇猛沖鋒,表現優秀,深得上級的喜歡。
雖然他平日里不怎么吭聲,但到了戰場上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原本他年紀小,參軍之后大家都不叫他的大名,而是叫他小名“小胖”。
后來營長見他在戰場上像是發了狠的小老虎,說他像個“小鋼炮”一樣有勁兒,一打仗就沖到最前面去了。
從此之后,他的外號就成了“小鋼炮”。他因為作戰勇敢、屢立戰功,很快被提拔成了排長、連長,后來還當了營指導員。
1934年10月,為了策應中央紅軍北上,紅四方面軍策劃了廣昭戰役和陜南戰役。在這兩次戰役中,他率部和敵人血戰。
后來西渡嘉陵江,他擔任紅十師的師長。紅四方面軍在長征中出發最晚,但他們的路途也最艱苦。
他們三過雪山、草地,同敵人一次次浴血搏殺,最終粉碎了一切陰謀,順利帶領部隊到達了陜北。
但作為軍中鼎鼎有名的“三陳”之一,陳錫聯剛開始的職位并不高。
夜襲陽明堡
1937年,經過長時間的談判,我黨的條件被再三限制,最終達成了國民黨要給陜北紅軍一個軍三個師的編制的條件。
國民黨之所以最終同意這個條件,是因為當時全面抗日已經開始了,正面戰場損失很大。在短時間內,平津相繼陷落,讓老蔣不得不松口。
當然,老蔣最開始的想法很簡單,他想讓我黨給他當炮灰,阻止一下敵人的腳步,讓他有喘息的機會。
但我黨可不會這樣簡單當炮灰,我黨是懷著必勝的心情開戰的。
1937年8月,改編工作正式完成,我軍奉命趕往山西前線抗日。
當時陳錫聯被任命為129師385旅麾下769團的團長,改編完成之后,他們就奉命趕往山西抗戰前線。
當時忻口會戰已經展開,129師奉命馳援第二戰區。為了配合國民黨作戰,劉帥下令讓陳錫聯在代縣、崞縣以東打擊敵人。
10月中旬,他帶領769團來到了滹沱河南岸蘇龍口、劉家莊地區,距離忻口已經很近了。
然而當時忻口會戰十分激烈,即便他帶著部隊參戰,對戰爭的走向也沒有什么實質性改變。但來到這里之后,他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日軍飛機不斷從這里的上空經過。
戰斗機油箱有限,一般來說都是從最近的機場起飛,保證維持最大程度的作戰能力。他率軍駐扎在附近,觀察飛機起飛的頻率。
經過判斷,他認定附近一定會有日軍的飛機場。當時日軍的飛機給我軍和國民黨都帶來了巨大的威脅,因此我們都想除掉敵機。
但國軍起碼有空軍,我軍卻只有步兵,拿敵人的飛機根本沒辦法。而國軍雖然有空軍,但戰斗力和數量也完全比不上日軍。
如何除掉日軍的飛機,一度成為兩黨的棘手問題。陳錫聯判斷出附近有機場之后,認定此時是除掉敵人飛機的最好時機。
他派出偵察兵仔細摸索,終于確定了機場的具體位置,距離他們只有五里外的陽明堡,就是敵人的機場所在地。
經過實地偵查,他發現敵人的機場防御空虛,因為他們就沒想到有人會來襲擊機場,畢竟這里可是屬于敵人的大后方啊!
陳錫聯當機立斷:這個機場可以打!他布置好戰斗任務之后,就帶著戰士們悄悄渡過滹沱河,展開了129師進軍晉東的第一戰。
敵人根本沒想到我軍會襲擊機場,一時間被我軍打得抱頭鼠竄。經過一小時激戰,我軍才成功摧毀了機場內部的24架飛機,并殲滅100多名敵軍。
老蔣的獎勵
夜襲陽明堡之后,陳錫聯第一時間將此事上報給了師部,劉帥得知后對他們大加贊賞。此時正是抗戰剛開始的時候,每一場勝利都會激勵國人的抗戰熱情。
劉帥馬上將這件事上報黨中央,不久后這件事就被報告給了老蔣。初聽這個消息,老蔣還有些不可思議。
我軍的軍事實力如何,他還是清楚的。我軍根本就沒有飛機,更沒有對付飛機的武器,怎么可能炸毀敵人的飛機,還是24架這么多呢!
老蔣此時的態度,和聽說平型關大捷的態度一樣,都不信這是我軍能打出來的戰績。
但不久之后,衛立煌親自給他發電報,著重提了夜襲陽明堡的戰役。衛立煌在電報上說,我軍的一個步兵團,以犧牲三十多人為代價,毀傷了敵人24架飛機,殲滅了一百多名敵人。
到這時候,老蔣才不得不相信,原來我軍真的炸毀了敵人的機場和飛機。
用步兵去打飛機,別說老蔣了,縱觀整個二戰時期,就沒有其他的國家這么干過。歸根結底,還是步兵和空軍差距太大了。
而且飛機也不是那么好炸毀的,要是沒有專業的武器,想炸毀飛機可不容易。但我軍創造了奇跡,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老蔣得知后,馬上對陳錫聯通電嘉獎,并且給他發了兩萬塊大洋的獎勵。這筆錢可把其他部隊給羨慕壞了,大家都覺得陳錫聯這一仗打得值。
也就是這一戰讓陳錫聯開始名揚全軍,后來他一步步升為359旅的旅長。在解放戰爭的時候,他追上了前面“二陳”,成為了縱隊司令。
甚至在解放戰爭后期,他超越了陳再道這個二野的老牌戰將,和陳賡并列兵團司令的職位。
55年授銜的時候,他被授予了上將軍銜。
但晚年的時候,每當回憶起這場戰役,老將軍總是忍不住流淚。他懷念那些犧牲的戰友,遺憾他們沒有見到新中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