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商務部發布公告,決定繼續對產于歐盟等國家的不銹鋼鋼坯,以及不銹鋼熱軋板/卷繼續征收反傾銷稅,實施期限為5年。
這在國際商貿領域屬于常規的操作,畢竟歐盟時不時地也對我國的產品加稅,還指責我們的產品壟斷,所以我國采取對等的措施并沒有什么不妥,
最為關鍵的是,近期中歐討論最多的還有稀土。由于需求端牢牢被我國掌控,歐盟實際上并不具備跟我國討價還價的能力。在這種局面下,如果歐盟繼續采取貿易保護主義的措施,最終受到影響的將是他們自己。
換句話說,對不銹鋼產品征收反傾銷稅只是小意思,如果我國不加快審批歐盟的稀土出口申請,那才是“大意思”。
歐盟占了便宜還賣乖
歐盟的稀土進口100%依賴中國,在未來的能源轉型大背景下,稀土將是核心資源,明明很關鍵,明明歐盟也可以從別的渠道找到代替品,為什么歐盟還要從我國進口呢?他們一方面說依賴中國,另一方面難道就不想擺脫這種依賴嗎?
實際上,這是歐盟得了便宜還賣乖的表現。因為誰都知道,稀土開采和提煉需要承擔一部分的資源環境代價,而歐盟方面恰恰不希望承擔這種代價。長期以來,歐盟把這種代價轉移到了我國。
不管從哪個角度去看,我國能夠向歐盟穩定的供應稀土,讓他們能夠穩定的生產相關產品,這已經算是仁至義盡了。可是看看現在,歐盟非但沒有感激我們,還跟隨美國想方設法的對我們進行貿易上的傷害。
也許歐盟認為我國好欺負,認為我們的產品離不開歐盟的市場,但實際上,我們完全可以對歐盟采取對等的措施,尤其是在稀土供應上,不用立即切斷供應鏈,只要減緩審批流程,歐盟方面的需求就會中斷。
在這種情況下,歐盟應該反思一下自己曾經做過什么,有沒有對中國的汽車產品發起過不公正的調查。如果有過這些行為,歐盟就應該知道自己的很多做法有多么的不堪。
正因為如此,近期圍繞貿易的相關談判以及會晤,其核心議題都是歐盟方面希望我國能夠繼續穩定供應稀土產品。
所以,還是那句話,如果歐盟真的想要穩定供應的產品,如果歐盟不想真正去破壞目前的貿易關系,就應該放棄過去一貫的偏見態度,不能對我國再進行錯誤的指責。
但不得不說,歐盟短時間內根本做不到,因為就在剛剛結束的七國集團峰會上,馮德萊恩又提到了稀土問題,還污蔑說我國將稀土武器化了。
所以,只要歐盟繼續是這樣的態度,中歐之間圍繞未來貿易的穩定商談就沒辦法展開。歐盟不摒棄一貫的思維,尤其是追隨美國的態度,自然就沒辦法跟我國進行正常的貿易與交往。
說到底,歐盟應該與我國保持平視關系,而沒有資格對我國進行俯瞰。
我們并沒有趕盡殺絕
歐盟感受到了稀土進口帶來的不便,在其內部,有人試圖尋找新的供應源,以便擺脫對我國的依賴。但是我們從來沒有說過要完全切斷稀土的供應,只要是民用用途,只要符合規定,經過審查批準后,都能夠正常出口。
說白了,如果我國真的不想給歐盟留一線生機,就會切斷所有的稀土出口,讓歐盟完全用不到產品。而且圍繞稀土出口相關的問題,商務部在6月初的時候就明確表示,凡是符合規定的申請都會加快審批。
換句話說,我們并沒有對歐盟趕盡殺絕。歐盟方面應該意識到,在解決分歧的態度上,中國已經體現出了合作解決問題的誠意。如果歐盟繼續無端指責和攻擊中國,那未來所有的問題都沒辦法解決,分歧更會越來越大。
問題的源頭就在于歐盟試圖采取貿易保護主義。比如在去年的時候,歐盟對我國出口的電動汽車發起了反補貼調查,這就是典型的貿易保護主義態度。未來歐盟如果繼續保持這種態度,那不管他們的需求有多緊迫,稀土的出口依舊不會暢通。
所以歐盟才是問題的制造者,尤其是跟著美國人的指揮棒在起舞。下一個階段,歐盟如果不摒棄這種態度,所有的問題就還會出現,也就是說分歧可以通過協商解決,但是態度如果不端正的話,新的分歧就還會出現,今年是電動汽車,明年就有可能是其他出口商品。
也有人說,一勞永逸的解決辦法就是徹底堵死稀土的出口,讓歐盟徹底放棄對中國稀土的幻想。這種方法簡單粗暴,短時間內確實有效,但是長期來看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我們的目的不是要徹底放棄稀土的出口,我們的目的是要讓歐盟明白,稀土穩定供應的根源是整個貿易體系的穩定,而不是歐盟隔三差五的去挖墻腳。
再者,如果我們真的徹底關死了稀土的出口,歐盟極有可能采取的措施就是自己去建立新的稀土供應產業鏈,這對我們來說當然是長期性的隱憂。
那么,歐盟能夠建立起自己的稀土供應鏈嗎?
只要有時間就能建立
理論上來說,歐盟可以從其他國家進口稀土,自己提煉,從而就能保證稀土的需求?,F在問題的關鍵是時間長期以來,歐盟乃至美國都沒有去打造稀土供應鏈,他們已經完全適應了從我國進口。
如果現在去打造供應鏈的話,短時間內不能夠完成,雖然技術上的攻克難度并不大,但是涉及到整個產業鏈,這也是一個復雜的工業挑戰,這一點歐洲的媒體也沒有否認。
6月初的時候,法國的媒體報道,法國準備在自己國內建設一條稀土生產線,最終的目標是確保供應,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但是,紙上談兵容易,實際規劃起來就很難。以德國為例,目前該國65.5%的稀土是從我國進口的,剩余的稀土是從奧地利和愛沙尼亞進口的。實際的情況是,德國從奧地利進口的稀土有很大一部分也是經過我國提煉的。也就是說,德國實際上對我國的稀土依賴更高。
再者,歐盟短期內提供的解決方案并不能夠解決實際的需求,從稀土礦床的發現到開采,再加上提煉,中間需要幾年的時間,甚至更長。而且精煉也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需要特定的專業知識。
除此之外,歐盟還不得不面臨另一個尷尬的事實,那就是隨著稀土管制的嚴格,也帶動了周邊其他礦場市場價格的上升。我國此前限制稀土出口以后,有些礦產品的價格飆升了500%。
在這種情況下,歐盟需要時間,但是時間恰恰不夠,他們根本就沒有機會去靜下心來搞產業鏈。市場需求會迫使他們尋找稀土的產品,而不是自己提煉加工。
目前的情形對他們不利,這就相當于一個人快要拉褲襠了,才開始考慮去挖廁所,即便這個人挖廁所的本領很強,你覺得屎會給他時間嗎?
歐盟接下來唯一的機會就是和我國一起去管控分歧,而不是追隨美國去制造新的問題和矛盾。但顯而易見的是,美國不會眼睜睜地看著歐盟跟我們走,而不是跟他走。
美國接下來還會使絆子
雖然現在歐盟是跟我國主要解決相關的問題,但是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越發強勢的今天,美國接下來勢必還會使絆子。
美國和我國的貿易緊張關系僅僅是中美博弈的表象,深層次的問題更多。再者,歐洲多年來在軍事外交層面更多的是受到了美國的保護。相比于我國,歐盟和美國之間的親近感更多。
只要這種情況還存在,美國就一定會在中歐之間下絆子。美國肯定不愿意看到中歐之間的關系進一步拉近,尤其是在彼此核心的利益上達成更廣泛且長遠的共識。
接下來,特朗普領導的政府會推動一種新的趨勢,繼續對歐盟施壓,同時也會利用軍事、安全和外交等問題,跟歐盟交換在對外經貿層面上的籌碼。一句話,特朗普不愿意看到歐盟和中國走得更近。
再者,美國也試圖通過其他渠道來完善自己的稀土供應鏈。美國人的想法是,只要自己建立起了供應鏈,歐盟就一定會甩開中國跟他們合作。這樣一來,美歐之間的關系就會進一步緊密,從而對中國的孤立也就更嚴重。
問題恰恰就在于,美國面臨的跟歐盟是一樣的情況,歐盟做不到的事,美國在短時間內也做不到。只要有時間上的短板,不管是歐盟還是美國,他們就沒辦法在我國面前徹底表現出硬氣。
也就是說,他們依舊需要我國的稀土供應,依舊需要穩定的保證,而我們只要牢牢抓住這一點,就可以強化和歐盟的關系,同時也能進一步分化美歐的關系。
結語
所以,在大的趨勢之下,不管是貿易商談也好,還是具體采取的行動也罷,有很多情況其實都是定下來的,就比如對歐盟的不銹鋼產品繼續維持反傾銷稅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這對歐盟來說是極好的提醒,要讓他們明白,中國有反擊的決心,也有反制的能力和手段,尤其是在很多供應鏈問題上,歐盟應該清醒一點,承認自己在某些方面確實處于不利的地位。
歐盟只有認識到了這一點,未來繼續發展,中歐關系才能健康穩定。
參考資料:
《對原產于歐盟等地的進口不銹鋼鋼坯等繼續征收反傾銷稅》 新華網 2025年6月30日
《稀土應成中歐關系黏合劑,而非絆腳石》 環球時報 2025年7月1日
《領導人峰會在即,中歐就電動車、稀土等貿易問題取得進展》 聯合早報 2025年6月7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