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杭州7月5日電 題:追憶民進先賢嚴景耀:以赤子之心照亮法治中國之路
作者 林波
1927年的京師第一監獄,一個22歲的燕京大學青年學生,毅然走進高墻。他并非身陷囹圄,而是以赤誠之心叩問犯罪真相。
嚴景耀,這位從浙江寧波余姚走出的民進先賢,與犯人同食宿、共勞作,以科學精神拓荒中國犯罪學研究,用一生踐行“景行行止,耀炳汗青”的信念。
2025年,適逢嚴景耀誕辰120周年。近日,作者走進嚴景耀祖居地——余姚姆湖村,了解這位民進先賢將畢生獻給中國犯罪學拓荒、民主法治建設的故事。
7月3日,游客參觀嚴景耀雷潔瓊歷史資料陳列館。 林波 攝
青衿之志:從余姚寒門到燕京學子
1905年,嚴景耀出生。在余姚的鄉間,油燈下的私塾苦讀,映照著少年對光明的渴求。
1924年,他考入燕京大學,這所司徒雷登掌舵、名師薈萃的新興學府,為他開啟了新世界。
在時任司法部監獄司司長王文豹等師長的引導下,嚴景耀將目光投向了尚處荒蕪的中國犯罪學領域。
此時的他雖對研究犯罪學有濃厚興趣,但相關資料的匱乏卻讓他十分苦惱。
他說:“要和民眾接近,為他們服務,先要有相互的了解,我們要了解他們,非‘到民間去’不可;要醫中國犯罪的病象和改良監獄的生活,先要明白目前實情;要調查實情,非‘到監獄去’不可。”
1927年,嚴景耀與犯人同食宿、共勞作三個多月,他完成了本科畢業論文《北京犯罪之社會分析》,邁出了本土犯罪學研究的第一步。
1928年和1930年,已任研究生兼助教的他,又帶領學生跨越12省20余城,開展大規模監獄調查,積累下奠定其學術基石的珍貴實證。
1929年9月,嚴景耀的調查成果《中國監獄問題》發表在《社會學界》年刊上,他更是在業內聲名鵲起,被聘為“豪威特英格蘭刑法改革同盟”中國記者。
近日,展出的嚴景耀燕京大學報名書。 林波 攝
星火燎原:創建中國自己的犯罪學科
彼時,中國的犯罪學還是一片荒漠,沒有本土化的學術成果。
嚴景耀說:“我承王教授文豹指導,研究犯罪學與監獄學,除了王元增先生著的一本《監獄學》以外,其余的書籍都是舶來品,講犯罪的現象是歐美的犯罪現象,談犯罪的原因,是歐美人犯罪的原因,討論救濟與預防的方法,也是為歐美各國社會病所開的藥方,絕對談不到中國的問題。”
他立志結合本國實際,建立中國的犯罪學科。
1931年秋,嚴景耀進入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學系,進修犯罪學與監獄學。1934年6月,他以博士論文《中國的犯罪問題與社會變遷的關系》通過答辯,獲得博士學位。
這篇論文也對中國犯罪學研究進行了拓荒。
他將當時的中國犯罪問題歸結為三個原因:社會變遷引起新舊法律觀點及道德觀點的矛盾;犯法成為謀生求存的唯一出路;社會制約失效和社會解體。
據民進余姚市基層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嚴老的研究極具前瞻性,突破了當時主流將犯罪簡單歸咎于個體缺陷、為舊統治開脫的窠臼。”
1935年,正值而立之年的嚴景耀回到了母校執教。在這里,他遇到了他最重要的人生伴侶——雷潔瓊。
1936年,隨著戰爭形勢變化,參與抗日救亡宣傳的嚴景耀被迫離開,來到上海擔任提籃橋監獄助理典獄長。
監獄以外,他更為積極地投入到抗日救亡活動中。譬如在社會科學講習所中,作為主要授課者的嚴景耀講授的是社會運動史,包含大量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的內容,為壯大青年革命力量發揮了重要作用。
疾呼民主:參與創建中國民主促進會
抗日戰爭勝利后,有識之士擔憂國家命運,疾呼反對內戰,要求民主和平。嚴景耀、雷潔瓊投身其中,參與創建中國民主促進會,歷經“下關事件”、燕京統戰、西柏坡行、見證盛典等光輝歲月,成為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杰出的多黨合作事業開創者和建設者。
1945年12月30日,馬敘倫、王紹鏊、林漢達、周建人、雷潔瓊、徐伯昕、趙樸初、嚴景耀等26人在上海發起成立了中國民主促進會,公開亮出反內戰、爭和平、促民主的政治主張。
在民進創建初期,嚴景耀主要負責財務和經濟工作。
除此之外,他還是《民主》雜志的重要撰稿者。在嚴景耀雷潔瓊歷史資料陳列館的《民主》墻上,作者看到了他發布的12篇文章,其中有9篇是關于民主的一系列闡釋,包括民主與教育、民主與自由、民主與法制等。
1947年3月17日,嚴景耀受邀重返闊別10年有余的燕京大學。
當年3月29日《燕大雙周刊》第35期第一版刊發消息《嚴景耀先生已抵校授課》:“嚴景耀先生已于三月十七日自滬乘輪抵校……今年重返母校,與夫人雷潔瓊女士同在社會系授課。本學期嚴先生所授課程為‘社會變遷’及‘社會學概論’。”
1952年的教育院系大調整中,嚴景耀、雷潔瓊為北京政法學院的創建作出了重要貢獻,這也奠定了現今中國政法大學的發展基石。他與雷潔瓊一起為新中國培養了大批法律人才,也為法治建設貢獻良多。
嚴景耀曾提出要“以公眾利益為前提,忘卻小我”,雷潔瓊也在《我的幸福觀》中表示——“不斷地追求,不斷地奉獻,從而得到滿足和快樂,這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這樸素而崇高的價值觀,如今已成為民進跨越時空的精神財富。
斯人已逝,風骨長存。2025年適逢嚴景耀、雷潔瓊伉儷誕辰120周年,追憶,更是致敬。(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