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據烏克蘭《國防快報》報道,俄羅斯“非洲菊”無人機在對基輔進行的大規模空襲中被擊落,隨后被發現在第聶伯河上漂浮。由“流放新星”通過電報頻道分享的視頻顯示,這架“非洲菊”無人機的殘骸正順流而下。
雖然視頻并未透露河流的具體位置,但通過視頻畫面分析可以判斷,這架無人機是在最近針對烏克蘭首都基輔發動的導彈與無人機襲擊中被防空系統攔截的。據悉,“非洲菊”無人機在此次襲擊中主要作為誘餌使用,而不是直接實施打擊的武器。
“非洲菊”是伊朗“見證者-136”攻擊無人機的簡化版本,與具備打擊能力的“天竺葵”不同,“非洲菊”主要用于模擬攻擊無人機,通過大量低成本目標消耗防空系統。
俄羅斯越來越多地使用此類誘餌無人機,消耗烏克蘭看有限的攔截導彈庫存,并迫使雷達系統提前開機。“非洲菊”在外形和雷達特征上與“天竺葵”攻擊無人機非常相似,正常情況下不會攜帶戰斗部。
烏克蘭空軍稱,俄軍在7月4日夜間的襲擊中總共發射了550個空中目標,其中包括539架“天竺葵”攻擊無人機和誘餌。這是自俄羅斯對烏克蘭城市發動遠程攻擊以來,最大的單夜無人機攻擊規模之一。
大量使用“非洲菊”等誘餌無人機反映了俄軍戰術轉變:通過真假目標混合攻擊,使烏克蘭防御每一波空襲的難度和成本大幅提升。這也對烏克蘭高度依賴的機動防空系統提出更大挑戰,在應對在飽和攻擊時顯得捉襟見肘。
雖然此次無人機攻勢的具體結果仍在評估中,但誘餌無人機頻繁出現在烏克蘭空域,表明防空部隊面臨的壓力與日俱增,急需構建多層次、高性價比的防御體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