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五年初,在冀魯豫解放區附近,尚有日軍七千人、偽軍近十萬人。四月二十四日,冀魯豫軍區統一指揮第三、第七、第八和第九軍分區各一部,發起南樂戰役。經過三個晝夜的激戰,八路軍官兵搗毀了日偽軍修筑在縣城外的全部據點,繼而攻克位于冀魯豫交界處的重要通道南樂,殲敵三千四百余人,使縱貫豫北的衛河以東地區成為解放區。五月十七日,冀魯豫軍區第一、第八、第十一軍分區主力以及第九軍分區騎兵團發起東平戰役。
八路軍兵分三路,中路攻擊東平縣城,右路攻擊金鄉與濟寧間地區,左路攻擊東阿縣城。當八路軍官兵突入東平后,守城的千余偽軍即刻潰逃,城內剩余的三十多名日軍依靠據點死戰不降。八路軍官兵發起持續猛烈的圍攻,據點里的日軍支持不住最后集體自殺。攻克東平后,冀魯豫軍區部隊渡過黃河攻克谷陽,鄰近的館陶、巨鹿等地的偽軍聞風戰栗,棄城而逃。自此,冀魯豫邊區的抗日根據地連成了一片。
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的冀中軍區,自一九四五年四月中旬起,連續發動了一系列作戰:在任(丘)河(間)戰役中,攻克任丘和河間縣城,切斷了北平至冀南大名的公路;在文(安)新(鎮)戰役中,攻克文安和新鎮縣城;在安(平)饒(陽)戰役中,攻克饒陽、安平、武強三個縣城,使得日偽軍處于首尾不能相顧的被動局面,迅猛地擴大了解放區。六月間,冀中軍區部隊向子牙河沿岸發動攻擊,收復大城、獻縣;接著又實施大清河北戰役,殲滅日偽軍二千三百余人,收復交河縣城。同時,八路軍晉綏軍區自二月開始,連續向當面日偽軍展開攻擊,至四月八日,蜿蜒于呂梁山西麓長達一百一十公里的離嵐(離石至嵐縣)公路被八路軍收復,晉綏軍區所轄的第一、第三和第八軍分區根據地連成了一片。
華中地區的新四軍,自一九四四年以來,始終處在與日偽軍連續作戰的狀態中。進入一九四五年后,蘇北軍區的新四軍將日偽軍壓縮在蘇北直至蘇東的沭陽、漣水、淮安、阜寧、鹽城等縣城以及新安鎮等據點內。四月,新四軍集中主力發動阜寧戰役,攻克阜寧縣城,守城的偽軍軍部南逃,結果逃進新四軍事先布置好的伏擊圈內。
此戰,新四軍殲滅和俘虜偽軍兩千余人,收復鹽阜公路,解放村鎮五百六十余個。處于長江三角洲的蘇中軍區,于二月二日突襲了高郵、寶應、興化和鹽城之間的日偽軍重要據點,把解放區擴大到兩千四百多平方公里。接著,蘇中軍區調集主力,伏擊了從寶應調防周莊的日偽軍,經過四個小時的激戰,全殲偽軍一千余人、日軍二百余人?;幢焙突茨宪妳^也頻繁出擊:四月十五日,淮北軍區發動公路破襲戰,攻擊了永城和渦陽地區日偽軍的重要據點,殲敵三千余人;五月,發起宿南戰役,運用圍點打援的戰術,“殲偽第四方面軍第十五師一千九百余人”,控制了“淝河和澮河間的大片地區”,開辟出宿南新解放區,“使淮北津浦路西根據的八個縣連成一片”。
在國土的南方,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華南敵后抗日游擊隊也在積極出擊。二月,珠江縱隊挺進清遠、四會和廣寧地區,向湘桂邊推進;東江縱隊鞏固了以羅浮山為中心的抗日根據地,并北上佛岡、英德、和翁源地區,向湘贛邊推進。在雷州半島上,共產黨人組織雷州抗日起義,成立了雷州人民抗日武裝。海南島上的瓊崖縱隊,也先后在瓊山、文昌、澄邁、昌江、陵水、保亭、崖縣、臨高和儋縣等地發動了全面攻勢,迅猛地擴大著解放區。
八路軍、新四軍以及敵后抗日游擊隊,在進入一九四五年后發動的攻勢中,殲滅日偽軍約十六萬人,攻克和收復縣城六十一座,擴大解放區二十四萬多平方公里,解放淪陷區人口約一千余萬,把日偽軍進一步壓縮到大城市和主要交通線周圍,有力的牽制了敵后戰場上的日軍,大大減輕了正面戰場的壓力,使得日本侵略者的后方岌岌可危。
當日軍在中國受到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的雙重擠壓時,美軍也在太平洋上對日軍發動了一系列使其遭遇滅頂之災的攻勢作戰。
硫磺島之戰是日軍在太平洋徹底崩潰的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