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不僅徹底重塑了世界政治版圖,更深刻塑造了戰后國際秩序的基石與走向。當下,全球格局深刻演變,深入探討正確二戰史觀的核心內涵,剖析歷史修正主義的本質與危害,并闡明捍衛與重塑國際秩序的中國方案,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價值。
正確的二戰史觀的核心內涵在于:
銘記中蘇兩國的決定性貢獻。中國作為亞洲主戰場,以長達十四年艱苦卓絕的抗戰,牢牢牽制并大量殲滅了日本陸軍主力,付出軍民傷亡3500萬人的巨大民族犧牲,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東方基石。蘇聯作為歐洲主戰場,殲滅德軍絕對主力,以斯大林格勒戰役等關鍵勝利粉碎了納粹東擴野心,以2700萬人的慘烈犧牲,筑起了反法西斯戰爭的西方支柱。中蘇兩國在東西方戰場的巨大貢獻與犧牲,是歷史豐碑,不容任何抹殺與篡改。
肯定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中國共產黨高舉武裝抗日旗幟,開辟敵后戰場,有效牽制大量侵華日軍及偽軍,促成并維護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以科學的持久戰戰略扭轉戰局,為中國抗戰最終勝利奠定了不可動搖的基礎,展現了挽救民族危亡的核心領導力。
堅守反法西斯戰爭的正義性質。二戰是世界人民反抗法西斯主義、殖民主義奴役的正義之戰。紐倫堡審判與東京審判將戰爭元兇釘在歷史恥辱柱上,其確立的法理原則與道德審判,具有不容置疑的正當性,為戰后國際秩序奠定了道義與法律根基。
當下國際亂象叢生,其根源之一便是某些勢力處心積慮地系統性扭曲二戰史觀,企圖動搖乃至瓦解戰后國際秩序。其主要表現為:
顛覆法理根基。公然否定《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法律文件對臺灣歸屬中國的明確界定,粗暴挑戰中國核心利益與國家主權。同時,刻意淡化甚至否定東京審判的合法性,政客參拜靖國神社,篡改歷史教科書,無節制擴充軍備等。
瓦解多邊體系。以所謂“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偷換概念,架空《聯合國憲章》的宗旨與原則,推行單邊主義與“例外主義”,削弱安理會權威。更有甚者,通過北約軍事同盟東擴等手段,人為制造分裂與地緣對抗,背離了戰后確立的和平、合作、不結盟的初心。
重構話語霸權。秉持西方中心論偏見,將波瀾壯闊的二戰史簡化為“美英諾曼底勝利史”,蓄意掩蓋蘇聯在東線戰場殲滅德軍主力的決定性貢獻。同時,將中國人民氣壯山河的抗戰污名化為“政治化敘事”,試圖剝奪中國作為東方主戰場的應有歷史地位和話語權。
面對歷史修正主義的挑戰,中國始終秉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原則,堅持客觀公正立場,積極履行大國責任,為捍衛歷史正義、重塑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貢獻中國智慧與中國力量:
強化歷史共識機制。與俄羅斯等國攜手,通過聯合舉辦二戰重要戰役和轉折點紀念活動、共同搜尋安葬烈士遺骸、合作編纂權威史料等方式,系統揭露日德法西斯戰爭罪行,不斷鞏固和強化國際社會關于二戰歷史的正確共識。
維護聯合國核心地位。堅定捍衛聯合國作為戰后國際秩序基石的權威性。堅持在安理會框架下,通過加強對話協商、推動政治解決熱點問題,有效應對全球性安全挑戰,共同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大局。
倡導公平發展的新秩序。積極踐行“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旗幟鮮明反對陣營對抗與零和博弈。推動構建開放包容、普惠平衡的全球化,支持全球南方國家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實現共同發展繁榮。
促進文明交流互鑒。堅決摒棄“西方文明優越論”,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承認各國實現現代化的路徑選擇權。倡導不同文明間平等對話、相互借鑒,為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奠定文化根基。
(作者為外交學院院長、人類命運共同體研究中心主任)
原標題:《王帆 | 二戰史觀,不得扭曲!》
欄目主編:楊逸淇 文字編輯:劉迪 題圖來源:新華社
來源:作者:王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