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和美國總統特朗普通了一個電話。
用烏克蘭總統顧問波多利亞克的話來說,兩國總統進行了豐富且具有實質內容的總統級對話,細節稍后公布。
但對于媒體的報道來說,就沒這么繞了,也沒這么多官話了。烏克蘭現在需要的就是防空武器“愛國者”。也就在兩人通話的時候,基輔遭遇了最大規模的空襲。
這種說法已經聽過很多遍了:一開始是兩百多架無人機,后來是三百多架、四百多架,現在是一夜之間五百多架無人機,還有十幾個彈道導彈呼嘯著飛向基輔。
對基輔來說,連續十個小時的防空警報聲讓很多人睡不著覺。當然,也有些人已經習以為常,不管它,導彈不一定落在我這兒,該睡就睡。
那么,為什么現在烏克蘭的防空系統如此捉襟見肘呢?
一方面是俄羅斯加大了打擊力度,另一方面是烏克蘭自身庫存不足。
圖為“愛國者”防空導彈
要對付俄羅斯的彈道導彈,就需要“愛國者”。“愛國者”這個東西確實很好,攔截精準,反應及時。但它的缺點就是太貴了。
一套“愛國者”系統要十億美元,花十個億部署起來,而一枚能夠攔截的導彈至少需要四百萬美元。只要打出去一個,四百萬就沒了,這東西確實特別貴。
有人會說,歐洲不是一直在援助嗎?給錢了,買就是了。但問題不僅是貴,產量還少。
對美國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而言,它每年只能生產五百多枚,準備擴大生產也不過是增加到六百五十枚。因為制造過程和工藝要求相當高。
為了擴大產量,下一步準備在德國建設一個工廠,直接在歐洲生產“愛國者”導彈。但距離建成還需要好幾年,烏克蘭戰場現在等不及。
這個東西貴,生產又費勁,數量又少,但需求卻很高。
前一陣伊朗襲擊以色列,以色列對美國來說優先級當然高于烏克蘭。其他國家也想用這東西,比如韓國等也都想多要點。
這就導致“愛國者”整個系統需求量很高,生產量卻很小,到底緊著誰給,誰又不給,這成了一個問題。
這對于美國來說是一個重要的選擇。美國的重點在于印太區域、中東區域,包括支持以色列。對烏克蘭來說,美國的戰略重點并不在這里。
而且,特朗普堅持“美國優先”,拜登政府的時候,國會撥款優先采購,烏克蘭只能多少給點。現在特朗普當總統以后,美國沒有通過任何對烏克蘭的援助。
在過去這么多年,美國一直是給烏克蘭援助最多的國家,但現在從援助數量來看,歐盟整體加起來給烏克蘭的已經超過了850億,超過了美國。
但歐盟給的錢也沒用,因為“愛國者”導彈這些尖端的、能夠對抗俄羅斯的武器系統,歐洲自己也沒有。
因此,現在德國打算直接拿一筆錢,向美國購買,然后給烏克蘭,但這中間就需要美國、烏克蘭、歐洲三方去協商怎么做了。
美國、烏克蘭、歐洲這三方的價值取向大致上有一致的地方,但真到了具體花錢的地方,各家都要掂量掂量自己的腰包。
這就是澤連斯基現在面臨的狀況:一方面要面對來自俄羅斯的狂轟濫炸,另一方面彈藥不足,“愛國者”系統也不足。
所以說,烏克蘭現在急需“愛國者”。就在這么一個緊要關頭,美國國防部還宣布暫停往烏克蘭的武器運輸。
以前說簽了的,現在也不給了。這也難怪澤連斯基一定要給特朗普打這么一個電話。至于打這個電話能不能讓武器很快到手,這當然也是一個問題。現在好多事,不是一個電話能搞定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