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大而美”(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 OBBB)稅收和支出法案,使其生效。
“大而美”法案提前終止了多項清潔能源稅收抵免,并規定風能和太陽能項目需繳納年度租金。而油氣等傳統能源大獲傾斜。
法案開放了聯邦土地與海域用于石油和天然氣勘探開發,推翻了拜登政府之前設立的限制。根據規定,未來15年將在墨西哥灣進行30次租賃拍賣,每年在9個州內的聯邦土地上開展30多次租賃,并允許油氣行業進入阿拉斯加。該法還削減了企業在聯邦土地上開采石油與天然氣時需支付的特許權使用費。
多名行業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作為傳統化石能源的堅定支持者,特朗普此舉在意料之中,早在今年1月20日特朗普宣布國家能源緊急狀態、加大傳統能源開采時便有體現。但他們擔心,“大而美”法案幾乎摧毀了拜登政府綠色能源政策的支柱性機制,美國能源結構恐出現二次回擺,即從綠色回歸化石依賴,長期碳減排目標或面臨破產風險。
關于本次法案的用意,美國能源部長克里斯·賴特(Chris Wright)早在白宮官網6月末發布的文章中便作出明確闡釋,即終結拜登時代的“綠色新政騙局”,“清除那些不僅損害電力市場、更擾亂整體能源市場的補貼與扭曲政策”。他認為,法案將讓美國消除能源市場扭曲,釋放企業活力,從而打造出無需補貼且切實可行的各類能源產品。
“法案主要影響新能源,油氣是‘坐等’。”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能源經濟與金融研究所所長郭海濤向記者解釋道,從美國能源消費角度說,減少對新能源的補貼將削弱其市場供應和競爭力,短期看,石油、天然氣需求將迎增長,帶動美國油氣企業增加資本開支、提升油氣產能。不過由于美國石油消費進入達峰拐點,他認為隨著清潔能源成本提高,天然氣發電競爭優勢將增加,從而帶動美國天然氣產能增長。
金聯創天然氣分析師高永錄也表示,法案通過簡化審批流程、降低特許權使用費率等措施,為天然氣開發提供便利和成本優惠,明確利好埃克森美孚、雪佛龍等美國能源巨頭,可能吸引更多國際資本投入美國天然氣項目,進一步改變全球供應鏈布局。
高永錄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法案中未提及對液化天然氣(LNG)出口的限制,意味著美國或通過增加LNG出口影響歐洲、亞洲市場供需平衡,其產能擴張可能加劇與俄羅斯、卡塔爾等主要出口國的競爭。“若美國通過低價天然氣擴大市場份額,可能削弱俄羅斯等資源國在歐洲的能源話語權,進而影響現有管道天然氣貿易體系。”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近年局部地區地緣沖突頻發,以及人工智能迅猛發展對能源的更高需求,全球正重新評估能源安全與能源轉型的重要性。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總裁陶菲克近日公開表示,在世界處于十字路口的當前,能源安全比以往更重要,全球能源轉型要以實用主義和實際成果為衡量標準。他認為,各國應構建更均衡的低排放和減排燃料組合,包括可持續航空燃料、LNG、低碳或零碳氫能、碳捕獲等,以能源結構多元化應對氣候變化。
記者注意到,天然氣因低碳排屬性,正成為多國能源轉型的首選。沙特阿美公司近日在其2024年可持續報告中提出,到2030年將天然氣銷售產能在2021年基礎上提高逾60%,通過天然氣發電促進國家碳減排。公司總裁Amin Nasser表示,“能源轉型成本高昂,全球實現凈零排放或耗資200萬億美元,可再生能源遠未準備好承擔預期負擔并應對潛在風險。”
國際石油公司也積極行動。殼牌今年4月完成對新加坡蘭亭公司的股份收購,此次交易包括約650萬噸/年的LNG長期合同資源,氣源方涉及英國石油公司、卡塔爾能源等行業巨頭。今年5月,雪佛龍斬獲了埃及東北地中海一區塊的油氣勘探權。埃及是東地中海天然氣熱點區唯一具備LNG出口能力的國家,也有蘇伊士運河的戰略通道優勢,將給雪佛龍帶來區域LNG市場增長紅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