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
李靜,《慢聲慢讀》特約朗讀人,慢書房書友。
今天是慢聲慢讀第275期 余光中《此心安處即是吾鄉》
Recommendation
余光中,是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作家,許多人只知他的一首《鄉愁》,讀過的人莫不動容。
但慢師傅一直覺得,《鄉愁》是對余光中最大的誤解。
就連他自己也曾擔心,《鄉愁》的名片太大,大到把他整個人都遮住了。
其實當你真的去讀讀余光中,你會發現,他從來都不止于《鄉愁》。
你看他的文字,會感嘆他是多么有趣浪漫,多么明智通透,又詩意唯美之人。一詞一句,都帶著中國古典文學的韻味。
今天慢聲慢讀分享一篇余光中的《我心安處即是吾鄉 》,初讀忍俊不禁,再品意蘊悠長。
這里不得不說余光中先生確實厲害,他可以把生活中的很多事物寫得有詩意且極富意蘊,這篇文章寫出了一種獨特、微妙的父愛心理,細致勾勒出了一種許多人心中都有的體驗,但又沒有明確表達出來的人生況味。
文章以詼諧幽默的筆觸,剖白父親面對女兒成長、情竇初開時復雜心境。文章就像一面鏡子,映出了普天下父親對于女兒未來出嫁這事的糾結心情。
文中把四個女兒的男友們視作“四個假想敵”,新奇貼切。在父親的眼里,女兒最可愛的時候是在十歲以前,因為那時她完全屬于父母本身。可是女孩們在十七歲以后,便會和父母漸行漸遠,特別是總有一天,她的男友會騎了駿馬或摩托車來,把她吻醒。
老父親眼見長大的她們漸有追求者,那患得患失、步步緊防的姿態躍然紙上。字里行間滿是眷戀不舍,或許做過父母的人都會有此同感吧。
作者
About the author
余光中(1928-2017)
當代知名作家、詩人、學者、翻譯家,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1952年畢業于臺灣大學外文系。1959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曾任教臺灣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臺灣中山大學等多所高校,期間赴美國多所大學任客座教授。
余光中一生從事詩歌、散文、評論、翻譯的創作,自稱是寫作的“四度空間”,馳騁文壇逾半個世紀,涉獵廣泛,被譽為“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者”。其文學風格悠遠、遼闊、深沉,著作頗豐。代表作有:散文集《時間的鄉愁》《聽聽那冷雨》《逍遙游》等;評論集《分水嶺上》《舉杯向天笑》等;詩集《白玉苦瓜》《藕神》等。
余光中的散文壯闊鏗鏘,又細膩柔綿,在華語世界影響深遠,被廣泛收錄于大陸及港臺語文課本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