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下午,在深圳市歡樂港灣灣區之光摩天輪下,深圳市華文文學學會和南山區文藝評論家協會聯合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草地音樂讀書會,由深圳作家阿珍分享散文集《深圳歲月》的創作歷程。該文集記錄了她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從梅州大埔到深圳的生活經歷,描繪了深圳改革開放浪潮中打工群體的生存狀態與精神歷程,展現深圳人的積極奮斗精神。
深圳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深圳市華文文學學會會長張軍指出,阿珍的《深圳歲月》以平民視角呈現深圳從拓荒到繁榮的崢嶸歲月,被譽為“平常生活見證歷史”的典型文本,是時代的見證,極具文學價值與社會意義。
深圳大學漢詩藝術創新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南山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黃永健強調,阿珍這部作品以細膩筆觸記錄個體與城市共同成長的軌跡。其價值不僅在于文學成就,更在于為改革開放中的普通人提供了鮮活的歷史注腳。
粵港澳文化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名譽主席廖起蜀表示,阿珍這本書是一部扎根深圳移民生活的散文集,文中人物體現了深圳人“敢闖敢拼、彼此成就”的城市精神。
長青詩社常務副社長莊重說,這部作品通過日常細節反映深圳的包容性與人情味,強調文字對生活的“敬畏”,記錄城市變遷中的個人成長。
鹽田區作家協會副主席徐云芳提到,深圳文學氛圍濃厚對寫作者影響深遠,文學活動中的文友交流,為寫作者提供了創作動力和思想深度挖掘的空間。
《秦風》 雜志社藝術總監雷達說,阿珍的深圳歲月也是我的深圳歲月,書中“苦樂交織”的生活,正是無數打工者“奏響春天樂曲”的集體記憶。這種“精神內核”讓讀者產生共鳴。
《前海詩潮報》執行主編鐘晴談到,阿珍這部作品聚焦改革開放浪潮中普通打工者的生存狀態與精神追求,但她認為這座城市的包容性讓外來者找到了城市歸屬感。
十三行漢詩山水畫創作工作室主理人黃子純說,深圳是一座守正創新的城市,深圳的文學滋養讓阿珍在文化交流中深化對寫作核心的理解,傳遞出一種積極向上的能量。
南山區文藝評論家協會秘書長徐瑤對阿珍在文學上取得的好成績表示祝賀,比如《請原諒我》獲當代文學藝術作品匯展優秀獎、《筑夢領航城》獲深圳讀書月文學創作比賽優秀獎、《條條拉面圓了家園夢》獲全國散文大賽佳作獎,并鼓勵她再接再厲。
會上,阿珍還分享了上個月西藏旅行的見聞,表示要用筆繼續記錄生活。本次讀書分享會由南山區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楊帆主持。最后,分享會在深圳市華文文學學會理事紫葉和南山區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彭海濤的音樂表演中圓滿落下帷幕。
深圳晚報記者 汪仕林 通訊員 楊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