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眾多學子人生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而高考志愿填報則是這個轉折點上至關重要的一步。這不,我朋友家的女兒剛剛經歷了高考,取得了478分的成績。朋友深知志愿填報的重要性,不敢有絲毫馬虎,精心填報了20多個志愿后發給我,希望我幫忙把把關。
當我滿懷認真地打開志愿表時,不禁倒抽了一口涼氣。別的先不說,單單看第三個志愿的填報情況,就足以讓人揪心。在這個志愿里,她直接填了“否服從調劑”。這看似簡單的一個選擇,卻可能帶來極其嚴重的后果。
要知道,高校在錄取學生時,是按照一定的規則和計劃進行的。如果考生的分數剛好達到了該高校的投檔線,但所填報的專業都已錄滿,而考生又不服從調劑的話,那么就很有可能被退檔。一旦這個志愿沒被錄取,后續的志愿也極有可能受到影響,因為很多高校在錄取時是有先后順序的,前面的志愿沒錄上,后面的志愿可能就沒有機會了。
而且,專科欄竟然空著沒填。這在志愿填報中可是一個大忌。高考錄取是分批次進行的,如果本科批次都未能被錄取,專科批次就成了最后的希望。可她卻把這個希望之門給關上了,這樣一來,分分鐘就有滑檔變落榜的風險,多年的努力可能就因為這一個小小的疏忽而付諸東流。
接下來,再談談排位的問題。在這次高考中,一共有二十萬考生,而公辦本科院校總共只招收十六萬多人。這是一個怎樣的競爭局面呢?
我們不妨把它想象成早高峰擠地鐵的場景。地鐵站里人山人海,大家都在焦急地等待著那一趟能夠帶自己駛向目的地的列車。當地鐵門打開的那一刻,前十六萬人就像潮水一般呼啦啦地全涌了上去,他們成功地占據了有限的座位和空間。
而剩下的四萬多人呢,就只能全懸在車門外,望著那漸行漸遠的列車,心中滿是無奈和失落。在高考志愿填報中,考生的排位就如同在這場“擠地鐵大戰”中的先后順序。分數固然重要,但在眾多考生分數相近的情況下,排位就成了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
很多公立學校在錄取時,都是按照排位從高到低進行篩選的。即使分數相同,排位靠前的考生也會更有優勢。所以,在填報志愿時,如果只盯著分數,而忽略了排位,就很有可能做出錯誤的選擇。
那么,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該如何應對呢?其實,有一個很好的辦法,那就是在志愿表里填兩個民辦學校當“安全氣囊”。民辦學校雖然在一些人眼中可能不如公辦學校,但它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能夠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和發展機會。
選擇民辦學校,就相當于給自己多留了一條后路。當本科批次的公立學校錄取出現意外時,民辦學校可以成為我們的“避風港”。如果家里實在困難,也不用擔心學費的問題。現在國家有完善的助學貸款政策,學生可以通過申請助學貸款來解決學費和生活費用的問題。只要努力學習,將來有了穩定的收入,再償還貸款也不遲。
鄭重提醒各位考生和家長,填志愿可不是一場賭氣比賽。它不是為了證明誰的分數高、誰的志向遠大,而是為了讓孩子能夠順利地進入大學,繼續深造。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保持理性和冷靜,充分考慮各種因素,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先保住有書讀才是硬道理,因為只有進入了大學,才有更多的機會去提升自己、實現自己的夢想。
所以,在志愿填報時,一定要重視排位,它比分數更要命!因為它就像一把精準的尺子,能夠幫助我們更準確地衡量自己在眾多考生中的位置,從而做出更加明智的決策。希望每一位考生都能在志愿填報中謹慎行事,為自己的未來鋪就一條光明大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