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欠了某網貸平臺5萬塊,逾期快4年了。催收電話從狂轟濫炸到偶爾“詐尸”,但法院傳票?影子都沒見著!朋友想著:難道平臺忘了?還是這債不用還了?
其實是平臺幾年不起訴你,真不是你運氣好或者他們“佛系”了,背后藏著更現實的算盤,看完你就懂了:
“告你?成本太高,可能還虧本”
想想看,為了追回你那幾千、一兩萬塊,平臺得先墊錢請律師、交訴訟費,一套流程走下來,成本可能比欠款還高!
就算官司贏了,法院一查:名下沒房沒車沒存款,工資就那點... 執行個空氣啊? 平臺錢沒要回來,還倒貼一筆訴訟費,純純的“冤大頭”買賣!這種“沒油水”的債,平臺聰明的狠,優先挑有還款能力的“大魚”下手,像咱這種“光腳”的,人家算盤一打:不劃算,先放著!
“催收公司多便宜,干嘛非走法院?”
不起訴≠放過你!平臺有的是“軟刀子”:
“呼死你”套餐: 電話、短信轟炸,雖然現在收斂了,但膈應人是真。
“賣身契”: 把你的債打包打折賣給第三方催收公司(聽說有的0.5折就收!),讓他們去煩你,成本低效果“快”。
“緊箍咒”:征信污點! 這才是最狠的大招!新版征信規矩更嚴,你這筆爛賬很可能跟你一輩子!以后想貸款買房買車?難!想辦信用卡?懸!甚至有些好工作查征信,也可能因此黃了!平臺光靠這招,就能讓你在社會上“寸步難行”,比起訴更持久、更鬧心!
“告你?網貸公司也心虛啊...”
有些平臺本身屁股就不干凈:利息高得嚇人(超過法定紅線)、當初放貸手續就有貓膩、或者玩暴力催收那一套... 它敢去法院告你?搞不好你先反手告它個違規放貸/暴力催收,它反而吃不了兜著走!這種“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的事,吃著人血饅頭的平臺才不會干。
“三年訴訟時效他們玩得更溜。你的‘承諾’就是平臺的‘續命丹’!”法律上是有個3年訴訟時效(從你該還錢那天算)。BUT!如果這幾年里,你接過催收電話說過一句“我會還的”,或者哪怕只還過10塊錢,甚至簽過任何還款計劃書... 恭喜你,這個“3年倒計時”立刻清零重啟!平臺等的就是你“露個破綻”,好把法律武器擦得更亮。
所以,平臺幾年不起訴,真相是:
你不是“被遺忘”,而是被“戰略性擱置”了!在平臺眼里,你就是筆“成本>收益”或者“風險>收益”的賬。不起訴≠不用還≠債務消失!催收(哪怕變少了)、征信黑名單(可能終身伴隨)的折磨一直都在。別抱“拖過三年就安全”的幻想!你任何一點“還款意愿”的表示,都可能讓時效重新計算。平臺可能就在等你有錢的那天“秋后算賬”,尤其是欠款金額大的(比如5萬以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