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新校長一個看似“隨意”的舉動,如今已成為撬動一所大學治理模式變革的支點。
2021年9月,新上任的武漢工商學院校長孔建益在開學典禮上,向在場的新生公布了自己的手機號。
他向學生作出承諾——“作為校長,我非常愿意傾聽你們每一個人的心聲,請記下我的手機號碼,大家在學習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難或問題,都可以隨時與我聯系,我將盡全力幫助每一位同學?!?/p>
“我的電話不一定能打得通,因為可能開會、上課等等,但是你只要發短信,我一定會回?!?/p>
4年里,學生發來的3萬多條短信,涉及學習需求、教學管理、后勤服務、學生權益等諸多方面,得到了校長一一回復。
對于學生反映的合理訴求,孔建益親自協調,相關職能部門想盡辦法予以解決——有學生發短信反映,想選的課選不上,教務部很快更新了選課系統,增設了學生想選的課程;有學生建議在圖書館增加考研自習室,圖書館迅速回應,花了4天時間改造出新的自習室。
還有學生發來短信:“校長,早上起不來怎么辦?”孔建益回復,養成早起、自律的好習慣會受益終身,并帶頭在校園里晨跑。于是,在清晨的操場上,常常能看到校長和學生一起跑步的身影。
還曾有學生給孔建益發短信,俏皮地說:“校長,別人家的校長給學生發燒雞,我也想要?!庇谑堑诙晷c時,學校請1.8萬余名師生吃了一頓小龍蝦餐。
曾有外界質疑:校長那么忙,公開私人手機號,是不是一時興起?抑或是一個“炒作”的噱頭?
在武漢工商學院日前舉行的畢業典禮上,孔建益敞開心扉,講起了一段觸動人心的往事。
孔建益是恢復高考后的首屆考生。1977年10月,恢復高考的消息傳來,當年12月就要考試,留給考生的準備時間只有1個多月。
正在孔建益一籌莫展之際,高中母校江西省上饒市第二“五七”中學(現為上饒市第二中學)的校長組織開展了摸底考試,為成績較好的一批學生開辦了高考補習班,進行為期1個月的重點知識補習。
“如果校長沒辦那個補習班,我可能就考不上大學。”40多年后追憶往事,孔建益無限感佩,“一個好校長真能改變學生的命運?!?/p>
在他看來,正是這些“分外之事”讓教育事業多了幾分溫情。
這樣的“溫情”在這位機械專業的二級教授身上也有很多具象的詮釋,譬如,從教以來,他始終堅持站在本科生的講臺上。
最近4年,孔建益的“溫情”也帶著武漢工商學院一起火爆“出圈”。“別人家的校長”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該校還因此被網友譽為“最溫暖大學”。
治理一所大學,有關愛學生的“溫度”,有見行見效的“速度”,還有刀刃向內、銳意改革的“力度”。
在這所有著近兩萬名在校師生的大學里,校長公布的手機號正成為破解大學治理密碼的鑰匙,牽引全校19個職能部門耦合運轉。
2022年年底,孔建益請學校辦公室等部門研究打造“校長直通車”平臺,各職能部門線上接入,面向全校師生公開解決各類訴求。
2023年4月23日,“校長直通車”正式上線,師生通過企業微信號即可在線反映問題、查詢進度、收到反饋。
在“校長直通車”的辦事流程中,校長本人并非“掛名”,而是直接領導、督辦、考核問責。
《武漢工商學院“校長直通車”平臺管理辦法(暫行)》中明確規定:對師生反映的一般事項,相關單位應在工作日工作時間4小時內初步回復,事項辦結時間一般不得超過3個工作日;緊急事項應立辦即復,必要時派專人現場處理,事項辦結一般不得超過1個工作日。若超時未辦理,部門負責人、分管校領導和校長本人將直接收到督辦提醒。
校長辦公室每周總結平臺運行情況,還將師生反映事項辦理滿意度列入各單位年終考核,倒逼各部門提升服務效率和工作質量。
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2025屆畢業生劉海濤至今記得,去年暑期在學校圖書館6樓的考研自習室學習,感覺空調效果不好,就在“校長直通車”留言:希望增設空調。
讓他欣喜的是,當天就得到后勤管理部反饋“可以加裝”。第三天,新增加的兩臺5匹大功率空調吹出習習涼風。
“學校的這份愛是我前行路上的動力?!眲⒑衲耆缭缚既×搜芯可??;叵?年的大學時光,他感覺“自己一直是受寵的孩子”。
學校后勤管理部副部長徐繼安介紹,有了“校長直通車”,學生反映的問題直接由圖書館線上轉發到后勤管理部,不僅減少了過去逐層反映、領導批準、部門執行等程序和環節,提高了辦事效率,也幫助職能部門及時發現問題,更好更快地解決問題。
據統計,該平臺自上線以來,共收到學生反映事由5600多項,平均辦結時長15.1小時,一次性化解率達98%,學生滿意率達96%。
“校長直通車”不僅成為師生反映問題、解決問題的窗口,也讓全校師生成為學校發展的“智囊團”。
“宿舍樓里存在深夜吵鬧、不講衛生等不文明行為”,學校為此修訂了文明寢室管理辦法;針對“校園電動車增多,出現了擦碰事件”,學校結合實際制定了校園電動自行車管理辦法,校園安全事故不斷減少;還有學生反映,教學樓、寢室、廁所等地有學生抽煙污染環境,學校專門組建了校園控煙工作領導小組,制定校園控制吸煙管理辦法。
零零散散的學生短信、網上留言逐步變成了推動學校發展的“辦法”和“方案”。一個小建議,就可能催生一次管理模式的變革。
隨著平臺更加規范、響應更加及時,最近一年,孔建益收到的短信里少了投訴、建議和困難,多了一些溫情的告白:
人工智能學院2025屆畢業生李雨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向校長報喜;物流學院湯雯靜考取了華中師范大學的研究生,感謝學校舉辦免費的考研培訓班,給經濟困難的學生“解了燃眉之急”;“您在開學典禮上大方公布手機號碼,那是一份跨越身份的信任與親近?!蔽姆▽W院楊曉恬深夜發出長信,表示“將帶著母校的溫暖和愛奔赴下一個新征程”。
“校長公布手機號、開通‘校長直通車’,就像一把鑰匙打開了學生的‘心門’”,在該校2025屆學生畢業典禮上,學生們將一臺“校長直通車”紙板車模型搬上了慶典的舞臺。
“大學最重要的是大愛,沒有愛就沒有大學”,典禮致辭時,孔建益幾度哽咽,結束后他走到典禮臺中間,面對畢業生鞠躬致意,眼中滿是不舍。
這或許也是治理一所大學的奧秘所在。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