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車家竹 南京攝影報道
“叫南哥”“叫蘇哥”“比賽第一,友誼第十四”……藍色紅色球衣上,印著各種梗。
7月5日晚,蘇超第六輪,南京隊對陣蘇州隊。據悉,這場比賽開票不到10秒,所有門票均告售罄,創造了“蘇超”開賽以來上座人數的新紀錄。“江蘇一哥”終極對決,萬眾期待。
對于南京、蘇州兩座城市來說,“你追我趕”的競爭基因可謂融入城市血脈。一邊是南京球迷叫嚷著“贏了蘇州,后面全輸都行”,一邊是蘇州球迷回敬道“輸了南京,后面全贏也白搭”。比賽開打之前,“宿命”的意味就已然拉到滿格。一場被戲稱為“誰贏了誰當省會”的足球盛宴正在上演。
7月5日的南京奧體中心廣場
地域梗里還有什么?
兩座城市,兩項紀錄
梗是蘇超的靈魂之一。綠茵場上,江蘇各市的歷史淵源與地域特色,被轉化為充滿創意的善意調侃。下午4點,南京當日最高溫度體感可達43度,但這并不影響前來觀賽的球迷,南京奧體中心前,各色贊助商也拿出自己的看家法寶,吸引球迷前來打卡,領取特色“梗圖”“梗衣”“梗棒”。一位南京商戶將鹽水鴨分給蘇州球迷,笑稱:“吃飽了才有力氣給我們喝彩!”引發一片歡笑。
南京作為省會城市,始終在科教文化領域保持領先;蘇州則以強大的經濟實力長期占據省內GDP榜首,這種“雙核競爭”格局也延伸到足球領域。這場比賽還創造了兩項紀錄——在現場觀眾的注視下,“蘇超”誕生了首場0比0平局的比賽;官方統計顯示,本場比賽共有60396名觀眾來到南京奧體中心現場觀戰,再度刷新6天前剛剛在昆山奧體中心創造的43617人單場觀眾人數紀錄,這也成為中國業余足球賽事的上座新紀錄。
比賽開始前,陸續進場的球迷。
雖然雙方均未能破門,但貢獻了多腳極具威脅的進攻。南京隊和蘇州隊均5輪不敗,南京隊下輪將客戰揚州隊,蘇州隊將主場迎戰鎮江隊。
“等一張票”
賽場內外同樣精彩
十塊錢一張的票,或許就是很多人和足球結緣的開始。
在展板前排隊打卡的球迷們
場內比賽正酣,而場外還有更多球迷。早上從蘇州坐高鐵來的文濤先生和江蘇足球有著很深的淵源。“10年前我在南京上大學,見證了2015賽季中國足協杯決賽,江蘇舜天絕殺申花加冕足協杯的輝煌時刻,至此之后,再無江蘇隊,但好巧不巧,10年后我再次坐在這里,穿著蘇州隊的球衣,想要為自己的球隊加油,無奈實在沒有搶到票。”文濤對記者笑了笑。
除開這場焦點之戰,文濤告訴記者,他已經觀看過“蘇超”聯賽的其他兩場比賽,“去了無錫和江陰,之前的票也難搶,但是還是沒有這場難搶,蘇超的氛圍很好,開賽日都是在周末,像無錫和江陰,從蘇州都是可以開車抵達的。”沒搶到票的文濤還是久久不愿離去,蹲蹲“黃牛”,看看每個檢票口有沒有“心軟的神”,但直到中場,文濤都沒有找到很好的機會。最終,他在奧體的草坪上,打開了手機直播,配合著場內的歡呼聲一起觀賽。
賽中,在球場旁用手機觀賽的球迷。
而像文濤這樣陪伴式觀賽的球迷還有不少。“我一個南京人都沒搶到票,但是我今天還是想來看看,想來碰碰運氣,畢竟自己城市的球隊,總是要支持的嘛。”李女士向記者談起。而她的山東老公,穿著南京隊的球衣,看著一個個入場的球迷滿是羨慕,“我在南京待了十多年了,我覺得我就是個南京人,這場‘省會’之戰必須來!”李女士老公幽默補充說。而在花壇旁邊,坐滿了密密麻麻的人,沒買到球票的球迷們組成網絡觀賽團體,傳播著獨屬于他們的場外支持。
南京奧體中心對面的銀杏街區,未能進場的球迷氣氛不輸內場。以低門檻、不掃興的方式讓大眾參與進來、感受足球和運動本身的魅力,蘇超做到了。
“江”“蘇”對決
終究是“江蘇”的勝利
雖說江蘇城市足球聯賽場場是德比,但最名副其實的還是南京隊和蘇州隊的比賽。“江蘇”省名,是清康熙年間取江寧、蘇州兩府的首字組合的結果——江寧府就是今天的南京,蘇州府就是今天的蘇州。這個典故,深深折射著南京和蘇州千百年來的實力和底蘊。
“江”“蘇”對決沒有輸家,彼此都是贏家。表面的“相殺”,是骨子里的“相愛”,愛一項運動、一場比賽拼搏的勁,也愛場上的尊重專業、有能耐就放馬過來。除開比賽的比分而言,這場比賽所展現的,是兩座城市的榮光。玩梗歸玩梗,球賽中有風度有溫度,也是全國了解南京和蘇州各自優勢產業、風土人情文化底蘊、教育旅游資源的契機。
蘇超賽事即將過半,當記者問及,對蘇超還有什么期待時,文濤向記者說:“希望它能成為一場國際性的賽事。”
值得一提的是,為辦好比賽,南京奧體中心賽前準備良多,用“冰臨城下”上萬塊冰塊給比賽場地降溫,擦洗6萬個座椅,將球場草坪重鋪,換上新屏幕,種種“操作”也令賽事本身更受關注。為一場足球比賽,打造一個值得研究的城市足球樣本。
一位球迷對著記者說:“今天我為江蘇足球歡呼,管它哪座城。”散場時刻,南京奧體中心外依然熱鬧。握手言和打成0:0的南京隊和蘇州隊并肩而下,各自神情輕松離開,超6萬人的賽場,散場也用了快半小時時間。
當終場哨聲響起,勝負已不再重要。“十三太保是一家,斗完嘴后吃龍蝦”。這一刻,足球回歸到人本身。當“散裝江蘇”在綠茵場完成“拼圖”,這場始于競技的賽事,終以城市情誼落幕。
正如賽場旁商業寫字樓大屏所寫:“十三太保一家親。”六萬人用歡呼證明:體育的勝利,在于人與人的聯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