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初年,漠北出了位怪老頭,年年都要用家中的一半田地,栽培一種叫做“雞鳴谷”的稻谷。雞鳴谷產量很低,對播種條件卻要求極高。眾人都覺得他在做無用功,可怪老頭卻說:“總有一天皇帝都會來求我的。”
怪老頭姓張,至于名字叫什么,誰也不記得了。因為他做事古怪,又年紀老邁,眾人都叫他張古老。
而張古老栽培的雞鳴谷就更有來頭了。
相傳上古時期,百姓們遇上了百年不遇的大水災,剛剛長出來的水稻,全被洪水卷走了。
如今已過了播種的季節,哪怕家里有稻種,也無濟于事了。百姓們吃完了最后的余糧,無助地等待死亡降臨。
就在此時,已經升天的軒轅皇帝再次現身了。他騎著神龍出現在云端,將一把金黃色的稻種撒向地面。當時正值半夜,稻種的光芒照亮了大地,惹得百姓們從睡夢中驚醒,都出來圍觀。
只見稻種剛接觸地面就開始生根發芽,雞鳴時分,就長成形狀,吐出了穗子。中午穗子開花,下午便結出了成熟的稻谷。
百姓們欣喜若狂,這下不用挨餓了。由于稻谷是在雞鳴時分吐穗,所以取名“雞鳴谷”。
不過,雞鳴谷的播種條件實在太苛刻了:首先必須要有十天以上的大雨天氣,這十天,大雨要一直下,不能停,雨停之后必須有五天的大晴天,然后才可以播種,必須要在半夜子時播種。播種后,次日清晨必須萬里無云,才能收獲。而且雞鳴谷的產量很低,只能達到普通稻谷的十分之一。
如此看來,雞鳴谷本身就是為了預防自然災害和不時之需而存在的救命糧。
剛開始,人們將雞鳴谷奉為至寶。然而此后的日子,年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人們也就逐漸將這救命糧遺忘掉了。
然而一個姓張的小伙子卻將雞鳴谷的種子保存下來,年年耕種栽培,并且將這一品種傳于后世,一直傳到了張古老這一輩兒。
張古老銘記祖訓,將自己家的田地劃分出一半,種上了雞鳴谷。
很多人奉勸張古老,不要再浪費精力耕種雞鳴谷了,種一些普通的稻谷不好嗎?
可張古老卻笑著說:“老祖宗的話不會有錯,你們就瞧著吧,用不了多久,連皇帝都會來求我的。”
眾人都覺得這老頭瘋了,笑著搖頭離開。
不料沒過多久,唐朝皇帝李世民竟然真的來拜訪張古老了。
原來漠北地區最近幾年不太平,東突厥部落常常來侵犯。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把百姓們害得苦不堪言。
幸好張古老所在的村子靠近中原地區,才沒受到太大影響。
李世民愛民如子,決定率領二十萬軍隊,御駕親征。可天公不作美,暴雨連下十幾天,洪水泛濫,運送糧草的車子都被洪水阻在了半路。
好在當時已是深秋,百姓們早就把稻谷收入倉中。李世民決定向周圍村子征收糧草。
不料,這幾個村的村長卻聯名向李世民上書:“求圣上放過我們吧。我們收獲的糧食僅夠我們自己糊口。您若征收走了,我們就都要餓死了。不過有個叫張古老的怪老頭一直在播種雞鳴谷,這種稻谷一天之內就能收獲,或許能解圣上的燃眉之急。”
于是李世民才找到了張古老這里。
張古老種了這么多年的雞鳴谷,攢下的種子足夠拯救二十萬軍隊。
不過此時才剛剛雨過天晴三天,必須再有兩個大晴天,才可以播種,且播種之后也必須是晴天。
張古老常年栽培雞鳴谷,對于天氣變化的規律,幾乎做到了未卜先知。他抬頭看了看天空的顏色,又提鼻子嗅了嗅空氣的干濕度,就判斷出后面三天也是大晴天,于是如實稟告給了李世民。
李世民點頭表示同意,畢竟如今已經沒有其他辦法了。可是還有一個棘手的問題,士兵們已經餓了好幾天,連走路的力氣都沒有了,兩天后該如何耕種稻種呢?更何況,士兵們也沒有攜帶耕種的農具呀。
張古老神秘地笑了笑:“這一點,就不勞陛下費心了,我們自己能解決。”
果不其然,兩天后的晚上,大批的百姓涌現到了軍營外面,他們有的扛著鋤頭,有的扛著犁,有的牽著牛,遠處還有不少百姓朝這邊走來。
有了這么多人,耕種千畝田地也不成問題了。
原來張古老早就聽說李世民要北伐,這些日子一直在各個村莊游走,勸說百姓們效忠李世民。百姓們本就恨惡東突厥的行徑,巴不得有位明君帶領他們抵御外敵。而李世民的品德、作為正符合他們的要求。張古老沒有費多少口舌,就說服了他們。
雞鳴谷順利耕種,順利收獲了。士兵們吃飽了飯,士氣大增,很快就把東突厥的敵軍打得抱頭鼠竄。
漠北恢復了平靜,大唐也即將迎來盛世。
雖然這個是一則民間故事。但故事中張古老的意志力真的很令人佩服。雞鳴谷產量低,對播種條件要求高,從眼前的利益來看,播種雞鳴谷,實在沒有任何價值。
普通人遇到這種情況,肯定堅持不了多長時間就會放棄了,或者直接選擇不去做。
可張古老卻硬是做了一輩子這種看起來無意義的事情。
正是因著這種堅持,他才存下了足夠多的雞鳴谷種子,以至于可以拯救李世民的二十萬大軍。
所以,對的事情就要堅持去做,哪怕眾人都反對自己。畢竟,真正成功的并不是眾人,而是那少數的逆襲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