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隨著延安逐漸成為革命的指揮中心和戰略后方,毛主席下令將分散在各地的烈士子女接到延安,保護他們免受戰亂的摧殘和蔣介石政權的威脅。年幼的李鵬便是這批被接入延安的孩子之一,也正是在這里,他第一次與毛主席見面。
在那次與毛主席的對話中,李鵬的一句話令毛主席十分驚訝,他忍不住拍著李鵬的肩膀,轉向陳云感嘆道:“這孩子年紀雖小,但眼光獨到,真了不起!你得好好培養啊!”
究竟是李鵬說了什么,才讓毛主席如此贊賞?而李鵬的未來究竟會走向何方?這一切,都要從李鵬來到延安的故事說起。
延安的召喚
1940年底,毛主席將延安確立為中央革命根據地,作為保障烈士后代和革命領袖家庭安全的舉措,他和中央其他領導決定,將那些因戰爭流離失所的烈士子女從全國各地接到延安。這個決定不僅僅是為了保護孩子們的安全,更是希望在亂世中培養下一代的革命火種。
李鵬當時正在重慶,在接到地下黨同志的通知后,他來到重慶辦事處,在這里他第一次見到了周恩來。李鵬以前從未見過周恩來,只是懵懂地喊了句“周伯伯”。周恩來見到李鵬時,似乎已經很熟悉他了,笑著對鄧穎超說:“這孩子身上有幾分李碩勛的樣子。”
李鵬雖然并不認識周恩來,但卻對鄧穎超非常熟悉。1939年初,為了保護那些在戰亂中無家可歸的孩子,黨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成立了多所保育院,專門收養受難兒童。鄧穎超便是其中一所保育院的創辦人,并擔任院長。李鵬的母親當時是地下黨員,受組織指派帶著李鵬來到重慶,與鄧穎超一起經營第三保育院。李鵬在這里與其他孩子一起生活,照顧并學習,早早地與鄧穎超建立了親密的關系,稱她為“鄧媽媽”。
前往延安
1941年1月,李鵬與葉劍英的兒子葉選平等一批孩子一起,由邊章五帶領,踏上了通往延安的旅程。那時,從重慶到延安的路途漫長且危險,必須經過多個國民黨控制的地區,蔣介石政權對共產黨依然充滿敵意。為了避開蔣介石的追捕,邊章五將孩子們分成五組,每組約二十人,安排地下黨員進行護送,以確保安全。
李鵬被分配到蔣南翔的一組,蔣南翔走到李鵬身邊,親切地問他:“你叫什么名字?到了延安后,我們都得改個名字,你打算改成什么?”李鵬抬頭看著他,認真地說道:“我叫李遠芃,‘遠’是指遠方的遠,‘芃’是‘萬心春熙熙,百谷青芃芃’中的‘芃’。您幫我取個新名字吧。”
蔣南翔思索片刻后,微笑著說:“那就叫李鵬吧。到了延安后,大家的輩分都不重要了。你希望像大鵬一樣展翅高飛,為革命貢獻力量。”李鵬感激地答謝,從此他便用“李鵬”這個名字。
經過一個月的艱苦跋涉,他們終于到達了延安,李鵬和其他孩子們被安排暫時住在延安的招待所里。在這里,李鵬遇到了曾經在重慶保育院給予他關懷的蔡暢。蔡暢看到李鵬在場,便熱情地邀請他到家中暫住,并對他給予了特別的照顧。每當節假日,李鵬就會去蔡暢夫婦家中探望,享受如家一般的溫暖。
與毛主席的相遇
1942年秋季,李鵬照常回到蔡暢家中,卻發現蔡暢和丈夫陳云因公外出不在家,于是他便前去拜訪了鄰居陳云。陳云看到李鵬,便帶他到中央飯堂用餐。正是在這里,李鵬與毛主席第一次正式見面。
毛主席注意到陳云身邊的李鵬,問道:“這個孩子是誰的孩子?”陳云回答:“他是李碩勛同志的兒子,趙世炎同志的外甥。”毛主席笑了笑,點頭道:“我知道他們,他們都是好同志。”隨即,毛主席轉向李鵬問:“你們最近學習怎么樣?”李鵬回答:“挺好的,最近我們還在學習整風文件。”
毛主席接著問道:“你看小說嗎?”李鵬答:“看,最近在讀《三國演義》。” 毛主席顯得頗感興趣:“那你最喜歡里面的哪個人物?” 李鵬毫不猶豫地回答:“曹操。”
毛主席驚訝地問:“為什么?” 李鵬答道:“因為曹操非常注重內部團結。在官渡之戰后,他發現了袁紹陣營中的一些叛徒寫給袁紹的信,但他并沒有因此生氣,反而當著所有人的面將這些信燒掉,這樣反而增強了他軍隊的團結。”
毛主席聽后,不禁點頭稱贊,并拍了拍李鵬的肩膀,對陳云感嘆:“這孩子年紀小,眼光卻這么獨到,真了不起!你得好好培養啊!” 毛主席的贊賞不僅是因為李鵬的見解深刻,也與那個時代對“團結”的重視密切相關。國共合作,抗日統一戰線需要各方力量的團結,而李鵬能夠從曹操的故事中領悟這一點,毛主席自然十分欣慰。
紅色家庭的熏陶
李鵬能夠在年幼時展現如此獨到的見解,與他從小在紅色家庭中的熏陶密不可分。李鵬的父親李碩勛,出生于四川一個富裕家庭。雖然家庭條件優越,但李碩勛并未沉迷于享樂,而是早早受到父母的教育,崇尚讀書和自我修養。1919年,他參與了五四運動,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堅定了為改變社會現狀而投身革命的決心。
李碩勛早期的革命活動使他成為軍閥的眼中釘,他曾多次被迫流亡。最終,他于1931年春,因叛徒出賣而被國民黨軍捕獲,并在慘無人道的酷刑下犧牲。盡管李碩勛英勇犧牲,但他的革命精神一直影響著李鵬。
李碩勛的妻子趙君陶,曾與李碩勛一起并肩作戰,積極參與革命事業。趙君陶堅強不屈,即使丈夫犧牲后,也繼續投身于革命。李鵬從小在母親的熏陶下,學習了革命的意義。
李鵬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影響,也離不開毛主席的教導。在那段特殊的歲月里,李鵬不僅繼承了父母的革命志向,還憑借著自身的努力,最終走上了為新中國貢獻力量的道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