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參議員林賽·格雷厄姆在6月29日的美國廣播公司節目中拋出一枚“經濟核彈”:他宣稱兩黨84名議員已聯手推動一項法案,要求對進口的中國和印度商品加征500%關稅。理由直指兩國購買俄羅斯能源“支撐普京的戰爭機器”。更關鍵的是,他透露前一天與特朗普打高爾夫時,這位總統親口表態:“是時候推進你的法案了”。法案計劃7月7日進入審議程序,但最終生殺大權握在特朗普手中——即便國會通過,他仍可動用豁免條款一票否決。
高爾夫球車上的密談,成了法案命運的轉折點。格雷厄姆刻意強調與特朗普的親密互動,暗示白宮與國會山在此事上的“默契”。這項被包裝成“對俄制裁工具”的法案,本質是以關稅大棒逼迫中印切斷與俄羅斯的能源貿易,進而孤立莫斯科。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的回應犀利而輕蔑,次日直斥格雷厄姆是“根深蒂固的恐俄分子”,并反問此類制裁“難道有助于解決問題嗎”——刀鋒指向的看似莫斯科,實則逼北京和新德里站隊。
耐人尋味的是,特朗普對俄制裁的真實態度暗藏矛盾。盡管口頭支持格雷厄姆,他卻在6月中旬以“避免破壞和談”為由,拒絕響應歐盟強化制裁的請求。早在3月,他放話威脅對俄油買家加征25%-50%的二級關稅,但雷聲大雨點小。這種搖擺折射出其戰略算計:一邊用極限施壓討好國內鷹派,一邊為“特式外交斡旋”保留轉圜空間。
法案若落地,沖擊波遠超地緣博弈范疇。若500%懲罰性關稅落地,美國消費者將直面物價海嘯。據中金公司測算,現有關稅已使美國家庭年均支出增2000美元,部分依賴中國供應鏈的汽車、電子產業成本激增35%。印度紡織、制藥等出口支柱產業同樣岌岌可危。更深遠的是,全球貿易規則基石被公然撬動。世貿組織致力數十年的多邊框架遭單邊霸凌踐踏,可能觸發歐盟、東盟等經濟體連鎖報復,將世界拖入保護主義泥潭。特朗普的抉擇困境不止于國際關系。美國商界早已拉響警報:零售商聯合會與制造商協會多次警告,高關稅反噬將撕裂本土產業鏈。
7月1日中美剛簽署的貿易休戰協議中,中方以恢復稀土出口換得美方解除乙烷、芯片軟件等管制,若此時再掀關稅戰,剛穩定的供應鏈又將崩解。而共和黨內部對華鷹派與務實派的拉鋸從未停止——國務卿魯比奧主張對華“脫鉤”,財長貝森特則推動“互補性合作”,白宮權力暗流讓特朗普的簽字筆更顯沉重。
格雷厄姆將500%關稅稱為“突破性工具”,但金融市場的反應揭穿了皇帝新衣。法案本質是場危險的政治行為藝術:84名議員以“反俄”為名捆綁兩黨立場,將燙手山芋丟給特朗普。若簽署,美國通脹率恐從2.5%飆至2.8%,衰退概率升至35%;若否決,則需承擔“對俄軟弱”的罵名。中國外交部3月聲明“中俄合作不針對第三方”的余音未散,而北京早已布局后手——對美出口占比從2018年的19%降至現在的12%,東盟、非洲市場持續擴張,稀土管控等反制手段更預留戰略彈性。
特朗普的高爾夫球桿或許能揮出政治弧線,但世界經濟的安危,不該淪為權力游戲的賭注。格雷厄姆們沉迷于冷戰式脅迫,卻忽視了全球南方拒絕站隊的現實情況。白宮最該讀懂的信號或許是:單極世界的關稅制裁,終將在多極化的鐵砧上夭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