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又攤上大事了!俄軍副司令被炸死,朝鮮3萬大兵殺到,特朗普突然給普京送大禮。這三件事湊一塊,俄烏局勢徹底炸開鍋了。
環球網消息,烏軍四枚導彈精準命中庫爾斯克州科列涅沃的俄軍前線指揮所,俄海軍副司令古德科夫少將當場陣亡。這位三個月前剛被普京破格提拔的將領,統轄著所有海軍步兵部隊,他的死直接讓俄軍在蘇梅方向的指揮鏈斷成兩截,士氣更是跌到谷底。更要命的是,這次襲擊發生在俄軍籌劃新一輪攻勢的節骨眼上。自4月宣稱"解放庫爾斯克全境"后,俄軍已經往蘇梅方向增兵超過5萬,就等著發動大規模進攻建立"緩沖區",結果關鍵指揮官沒了,這仗還怎么打?
古德科夫的死暴露了俄軍指揮所位置泄漏的致命漏洞。科列涅沃離烏克蘭蘇梅市就幾十公里,烏軍很可能通過無線電監聽或特種偵察鎖定了目標,然后用"海馬斯"發射ATACMS導彈來了個精準打擊。這說明俄軍的情報工作簡直爛到家了,前線指揮官的命就這么輕易被人拿捏。
這邊俄軍剛遭重創,那邊朝鮮就送上"及時雨"。烏克蘭情報機構說,朝鮮計劃把援俄部隊規模擴大兩倍,增派2.5萬到3萬人。加上之前的1.1萬作戰部隊和6000名工兵,朝軍在俄總兵力將達4.7萬。這些朝鮮兵可不是來打醬油的,他們擅長陣地戰和炮兵協同,正好配合俄軍"火炮開路、步兵鞏固"的戰術,在哈爾科夫到頓涅茨克300公里的戰線上形成多點壓力。
其實朝俄合作早有苗頭,紹伊古三個月內三次訪朝,朝鮮還高調視察特種部隊。現在朝鮮已經啟動運輸籌備,俄軍也在調動運輸機、船舶和鐵路,打算先把朝軍運到西伯利亞訓練,7到8月就能投入波克羅夫斯克攻堅戰。這個方向已經集結了11萬俄軍,看來是要大干一場。
古德科夫陣亡和朝鮮增兵這兩件事,表面上看是孤立的,實際上是俄烏沖突升級的關鍵鏈條。俄軍雖然折了一員大將,但朝鮮援軍能讓他們集中精銳主攻波克羅夫斯克,同時在庫爾斯克-蘇梅方向維持攻勢,避免戰線崩潰。對烏克蘭來說,這可真是雪上加霜。
烏克蘭現在陷入兩難境地。雖然用導彈炸死了俄軍副司令,但朝鮮參戰徹底改變了戰場人力資源對比。3萬朝軍足以承擔1-2個戰略方向的防御任務,俄軍就能騰出同等數量的兵力投入進攻。而且朝鮮士兵對傷亡的承受度極高,"人海戰術"可能讓烏軍的技術優勢大打折扣。烏軍已經調集第93機械化旅等主力增援蘇梅州,可要是朝軍按時抵達,俄軍很可能在接下來兩個月形成東、北兩線夾擊之勢。
特朗普一看這局勢不對,趕緊和普京來了個1小時秘密通話。可這場被俄方稱為"坦誠且建設性"的對話,最后特朗普卻公開承認"沒取得任何進展"。普京態度很堅決,烏克蘭不滿足"去軍事化"等根本條件,俄軍就不會停火。特朗普這邊呢,一邊說"要盡快結束戰爭",一邊直接給俄羅斯送上大禮,暫停向烏克蘭交付關鍵武器,還抱怨"拜登掏空了我們的軍火庫"。這操作簡直讓人看不懂,到底是想幫烏克蘭還是在給俄羅斯遞刀子?
現在的俄烏局勢對烏克蘭越來越不利。北約內部評估說,雙方軍隊都快到體能極限了,俄羅斯還能維持攻勢一年,烏克蘭的防線可能六個月內就會崩潰,除非西方馬上大規模軍援,可這根本不現實。歐洲雖然承諾增援,但產能跟不上,德國都得從中東調集"愛國者"導彈援烏。烏克蘭外長緊急召見美國大使抗議,卻只得到模糊保證。
部分西方情報官私下預判,要是夏季前戰局急轉直下,烏軍可能面臨"雪崩式潰敗"。但烏克蘭人不會輕易放下武器,可一旦失去西方支持,下一個被俄軍插上旗幟的可能就是敖德薩的港口。這場戰爭的走向,現在全看各方怎么出牌了。
總的來說,俄軍副司令被斬首是戰術失利,但朝鮮增兵和特朗普的舉動卻帶來了戰略層面的影響。烏克蘭現在是腹背受敵,而俄羅斯有了朝鮮的支持,底氣更足了。接下來的幾個月,波克羅夫斯克和蘇梅方向的戰事將成為關鍵,局勢如何發展,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