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7月6日報道 《俄羅斯報》7月4日刊發文章,題為《“樅樹”攔截無人機:發射后不管,剩下的事它自己完成——俄羅斯無人機優勢何在?》,作者是葉夫根尼·庫茲米喬夫。文章摘編如下:
小巧、快速、精準。這三個詞可以用來形容俄羅斯最新的“樅樹”攔截無人機。它自2024年以來成功應用于特別軍事行動。
“樅樹”可被稱為首個量產的“袖珍式”防空無人機型號。這種攔截無人機便于隨身攜帶,在面臨敵方無人機攻擊威脅時,可以快速朝來襲目標的方向發射。
接下來“樅樹”會自己完成所有事情。這種攔截無人機按照“發射后不管”的原則運作,類似于便攜式防空導彈系統。它的設計理念是以動能摧毀目標。與其“兄長們”不同,“樅樹”不會在目標附近爆炸并用殺傷破片覆蓋目標。它是以高速撞擊目標無人機,使其偏離航向,并用自身的質量將其摧毀。
“樅樹”的加固機身即是戰斗部,執行撞擊功能。一旦擊中無人機,不會留給后者任何機會。
“樅樹”速度很快,機動性強。憑借這些特性,加上帶有人工智能元素的先進攔截與跟蹤系統,它已經在特別軍事行動區證明了自己是一款高效的攔截器。
用于發射該無人機的是一種手持可重復使用的彈射器。任何一名士兵都可以瞄準目標和發射這種無人機。包括海軍陸戰隊在內,各部隊都在積極使用“樅樹”無人機。
網絡上有很多視頻畫面,可以看到“樅樹”是如何摧毀空中目標的。士兵將攔截器對準無人機,發射在自動模式下進行,這得益于計算機視覺和內置的人工智能算法。
盡管敵方無人機試圖機動規避,但“樅樹”無人機利用其高速度追上空中目標并撞擊它。“樅樹”幾乎能對付敵方所有無人機。它能擊落“巴巴-亞加”重型六軸無人機、第一人稱視角(FPV)無人機、偵察無人機、各種固定翼無人機、巡飛彈。此外,這種攔截器還被用于對抗光纖制導FPV無人機,這是戰場上的嚴重威脅。盡管它們飛行高度較低,“樅樹”也能將其擊落。
“樅樹”今年也在勝利日閱兵上“亮相”。有視頻顯示,一名配備這種無人機的安保人員就在貴賓附近警戒。
“樅樹”的構型讓人想起另一款俄羅斯無人機“柳葉刀”。它采用中央機身和兩副X形機翼的氣動布局。因此,它能夠在所有軸向上無限制地機動,尤其是在攔截目標的末端階段。
所有機翼都是剛性固定的,沒有可動的舵面,控制是通過位于機身尾部的四個牽引電機的推力實現的。這種布局能提供良好的機動性和高速穩定性,在儲存和運輸時也相當緊湊。
該無人機的性能參數是保密的。據專家們的數據,“樅樹”最高能夠達到每小時250公里的速度,這使得它不僅能攔截迎面飛來的空中目標,也能追擊目標。“樅樹”所針對的大多數固定翼或旋翼式無人機的速度為每小時80至140公里。這種無人機攔截器的作戰距離可達3公里。它還能夠摧毀高度2公里的目標。(編譯/魏良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