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向善 智敬生命
第二屆生命科技高質量發展論壇暨“科技護航·樂齡安康”
公益項目啟動儀式在蓉舉辦成功
在我國60歲以上人口突破3億的關鍵節點,在健康中國戰略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策交匯的歷史時刻,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深入實施與“新質生產力”培育加速推進,生命科技迎來歷史性突破與產業變革的關鍵期。為推動生命科技高質量發展,促進生物科技、中醫再生醫學、智能技術與健康產業深度融合,助力大健康產業轉型升級,2025年6月29日,第二屆生命科技高質量發展論壇暨“科技護航·樂齡安康”公益項目啟動儀式在四川成都皇城大酒店隆重舉行。
本次大會以“智敬生命·安康中國”為主題,匯聚政產學研用多方力量,共探生命科技賦能健康養老、助力銀齡安康創新路徑,為培育健康產業新質生產力、解決老齡化難題、構建老齡友好型社會注入強勁動能,是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動實踐。
錨定時代重大命題,共赴生命科技新征程
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結構調整與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人口老齡化加速演進與“銀發經濟”政策紅利持續釋放,生命科技的創新突破成為破解健康養老難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抓手。本次論壇以“科技向善”為核心理念,旨在搭建“政-產-學-研-用”五維協同生態,推動適老科技從實驗室走向社區場景,讓成都實踐經驗成為健康中國戰略的鮮活注腳。
本次大會由健康中國工程管理委員會、北京中和公益基金會、中國人口文化促進會醫養結合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中民美好控股集團、海南全要素高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承辦,再生醫學應用技術研發中心、數爾街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中云數智企業孵化器等單位協辦,并得到中國民族衛生協會醫院創新管理工作委員會、中國通信工業協會數字經濟平臺專業委員會、中國人口文化促進會社會心理服務工作委員會等機構的鼎力支持。多方主體的深度參與,彰顯了社會各界對生命科技發展與老齡健康服務的高度重視,為論壇的權威性與影響力奠定了堅實基礎。
政產學研精英齊聚,共話科技與健康未來
本次論壇邀請了多位國家部委領導、學術權威、行業領軍人物出席,他們分別是:科技部原副部長吳忠澤部長,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著名書法家曹育民,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社會服務部原部長、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創始人、健康中國工程管理委員會主任嚴曉蒸部長,國家衛健委《健康報》社原黨委副書記劉世東書記,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健康經濟與保障研究部副部長、國家衛生健康委標準委員會、WHO健康老齡化評價指標體系工作小組成員,中國衛生經濟學會副秘書長郝曉寧,國家衛健委科研所團體標準專家組副組長、中國人口文化促進會醫養結合專業委員會會長徐友心,中國通信工業協會數字經濟平臺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數爾街俱樂部主任羅秋珍,中民美好集團董事局主席郭大林,美國華爾街納斯達克上市公司董事長楊崇藝博士,四川省自然資源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數爾街俱樂部副主席郎家文,中和公益基金會秘書長王曉華,中云數智企業孵化器(成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尚杰等。多位專家學者以深厚的專業積淀與前瞻視野,為與會者帶來了一場思想盛宴。
科技部原副部長吳忠澤以“科技創新賦能生命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核心命題,構建了“基礎突破—技術轉化—跨界融合—產業躍升”的遞進邏輯,系統闡釋科技創新的驅動路徑:1.錨定核心定位:明確科技創新是突破生命科學前沿、培育健康產業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引擎”,是推動產業從規模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跨越的關鍵支撐;2.解析基礎突破:聚焦合成生物學等前沿領域,指出其作為“第三次生物學革命”,正通過微觀層面探究生命本質與運行規律,從根本上提升人類對生命的認知、調控與改造能力,為產業發展奠定底層科學基礎;3.闡釋技術轉化:強調生命科學新技術、新方法加速向臨床應用滲透,推動醫學模式從“疾病治療”向“個性化精準診治”“關口前移的健康醫學”轉型,實現從實驗室成果到民生福祉的關鍵跨越;4.聚焦跨界融合:點明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賦能作用,通過與生命科學深度融合,為產業創新提供算力支撐、數據驅動的新動能,拓寬發展邊界;5.指向終極目標:落腳于“技術創新驅動產業升級”,提出以全鏈條創新能力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生命健康產業體系,實現從跟跑到并跑、領跑的跨越,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產業支撐。
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健康經濟與保障研究部副部長郝曉寧博士,從數智時代的產業變革切入,剖析了康養產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提出要以數字化、智能化技術重構康養服務模式,提升老齡健康服務的精準化與高效化水平。作為WHO健康老齡化評價指標體系工作小組成員,郝曉寧的分享為康養產業發展提供了國際視野與本土實踐的結合點。
國家衛健委《健康報》社原黨委副書記劉世東、健康中國工程管理委員會主任嚴曉蒸等領導在致辭中指出,生命科技的高質量發展不僅是技術問題,更是關乎民生福祉、國家戰略的系統工程,需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社會參與,形成多方協同的發展格局。
中民美好集團董事局主席郭大林作為承辦方代表,分享了企業在推動中醫再生醫學、AI技術與適老科技融合的實踐經驗,展現了企業作為創新主體在踐行社會責任中的積極作為。
由國家衛健委科研所團體標準專家組副組長徐友心、中國通信工業協會數字經濟平臺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羅秋珍、美國華爾街納斯達克上市公司董事長楊崇藝、中民美好集團董事局主席郭大林等嘉賓,在圓桌論壇環節圍繞“科技企業如何破解老齡健康服務落地難題”展開深度對話。他們從政策銜接、技術轉化、場景落地、資金保障等維度建言獻策,提出要以“需求導向”倒逼技術創新,以“生態協同”破解落地瓶頸,讓科技成果真正惠及老年群體。
儀式與成果交織,彰顯科技惠民溫度
論壇不僅是思想交流的平臺,更是成果展示與行動啟動的窗口。活動中,一系列重磅環節的舉行,標志著生命科技與老齡健康服務的融合發展邁入新階段。
著名書法家、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曹育民現場為承辦方機構獻上書法墨寶,以筆墨寄情懷,將文化傳承與科技發展相融合,為論壇增添了濃厚的人文底蘊,彰顯了“智敬生命”的人文溫度。
中民美好集團AI大健康東方沃聯服務中心全國啟動儀式的舉行,標志著依托AI技術與中醫再生醫學的智慧健康服務正式向全國鋪開。該中心將通過構建“線上智能監測+線下社區服務”的閉環體系,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疾病預防、康復護理等全周期服務,讓科技護航老齡安康從理念走向實踐。
“碧血丹心2號”新品發布與中民美好集團同青島文交所的簽約儀式,展現了生命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資本融合的新進展。前者是中醫再生醫學與現代生物技術結合的創新成果,后者則為生命科技項目的資本化、產業化搭建了橋梁,推動技術創新與金融資本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的市場轉化。
此外,論壇還對首屆生命科技高質量發展論壇作出突出貢獻的人員進行了表彰,既彰顯了對行業先行者的肯定,也激勵更多力量投身生命科技與健康產業的創新實踐。
公益項目重磅啟動,科技助力老齡生活
作為本次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科技護航·樂齡安康”公益項目的啟動,標志著以科技助力老齡健康的行動正式落地。該項目依托生命科技創新、中醫再生醫學突破與AI技術融合,面向全國啟動智慧助老關愛行動,通過免費健康監測、適老技術科普、社區服務站建設等形式,將先進科技轉化為觸手可及的民生服務。
項目的核心在于構建“政-產-學-研-用”五維生態:政府提供政策引導與資源支持,企業負責技術研發與服務落地,高校與科研機構輸出前沿技術,社會組織參與服務推廣,最終讓老年人在社區場景中享受科技帶來的健康紅利。這種模式不僅破解了科技成果“落地難”的痛點,更讓成都實踐經驗具備全國推廣的可行性,為健康中國戰略的地方實踐提供了生動范例。
科技的如椽巨筆,擘畫安康中國前景
第二屆生命科技高質量發展論壇暨“科技護航·樂齡安康”公益項目啟動儀式的成功舉辦,是我國生命科技創新的智慧碰撞,是生命科技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是對“科技服務民生、創新驅動發展”理念的生動詮釋。
未來,隨著“政-產-學-研-用”協同生態的不斷完善,中醫再生醫學、AI技術等創新成果將更廣泛地融入老齡健康服務,為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提供堅實支撐。毋容置疑,本次論壇在凝聚共識、啟動項目、達成合作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將是推動生命科技高質量發展、助力《“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落地實施的重要力量,將會讓科技溫暖每一個生命的晚年,繪就“智敬生命·安康中國”的美好圖景。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所刊發內容不代表本賬號觀點,與本賬號無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