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當地時間7月5日,美國企業家埃隆·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今天,‘美國黨’的成立還給你們自由。”宣布成立“美國黨”。據悉,早前美政府發布“大而美”法案遭馬斯克“炮轟”,成立“美國黨”的想法早已蠢蠢欲動。故今日特刊發《馬斯克的百日維新與特朗普的權力清算》以分享觀點。
特朗普與馬斯克。(圖源:大公文匯網)
6月初馬斯克和特朗普的世紀對決看呆了世人,最有錢和最有權的人,翻臉如小孩子過家家。
全世界都在笑話馬斯克。自特朗普上臺后,馬斯克從科技大佬商業奇才的人設變成了小丑,無數粉絲脫粉,特斯拉董事會都想開除馬斯克了。馬斯克還替特朗普背負罵名,那些因為消減政府開支而裁員的人,更砸特斯拉門店而泄憤。
馬斯克更被認為因支持特朗普而做了個虧本大買賣,網友戲謔:當你覺得自己很蠢的時候,不妨想想有人花了440億美元買下推特,又花了3億選出了一個讓自己資產縮水1500億的總統。
馬斯克和特朗普決裂的表層是政策之爭——《美麗大法案》。馬斯克痛斥這項法案是“巨大、荒謬且令人作嘔的畸形產物”,將導致美國財政赤字增加2.4萬億美元,這等于否定了過去一百多天馬斯克在政府效率部的工作。而深層則是理想主義與實用主義兩種世界觀的激烈碰撞。
馬斯克從來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商人,作為一名具有全球視野的科技精英,他代表著一種近乎偏執的理想主義:小政府、大市場、技術烏托邦和人類星際移民的宏大愿景。
在擔任政府效率部負責人期間,他揮舞改革大刀,誓言裁減30%聯邦開支。馬斯克的理想主義無視政治代價,為支持特朗普,他投入至少2.88億美元競選資金,調動硅谷資源全力助選;特朗普上臺后,馬斯克更是在政府效率部干裁人這種得罪人的臟活,沒有精力管理公司。結果特斯拉股價腰斬,歐美市場銷量斷崖式下滑。年輕人發起抵制馬斯克、抵制特斯拉的運動。
但馬斯克毫不在意,10日他在回應從政期間財富縮水25%時表示:值了!這位曾站在破產邊緣仍堅持夢想的企業家,在SpaceX三次試射失敗后,依然執著于火星殖民計劃。他給兒子起名“X”,將畢生事業都烙上象征未知數的“X”印記。一個夢想征服太空的人,怎會為股價波動或聲望起伏而止步?怎會被世俗的得失框架所禁錮?只有從這個角度去思考,才能理解馬斯克硬撼特朗普的行為。
特朗普則是交易型政治的化身,他提出了正確的問題,但他是一個錯誤解題的人,他視一切都可以交易,視公義于無物,即使是俄烏戰爭。特朗普的實用主義體現在每一個決策中:無論是對外討價還價的征稅,對烏克蘭總統說“你沒有牌”,還是揮舞權柄威脅哈佛大學,都錙銖必較,朝令夕改,毫無老大的風范和可預見性。
當馬斯克推薦盟友出任NASA局長被拒,當國稅局改革方案遭財政部長貝森特當眾否決,當軍方大佬指著鼻子罵他“破壞國家安全”時,這場聯盟就已注定破裂——理想主義者追求變革,實用主義者只做交易,馬斯克的利用價值已經殆盡,特朗普趁機切割。
馬斯克和特朗普的決裂揭示了一個殘酷現實:在華盛頓的權力游戲中,理想主義終將撞上實用主義的高墻。馬斯克這個百日維新的改革者,最終被自己欲改革的體制反噬。
但馬斯克并未屈服,他欲求組建新政黨。在美國的兩黨制下,要另建新政黨談何容易?但組織者是馬斯克,一切皆有可能。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越來越極端,一個極左,一個極右,顯而易見,代表既不滿民主黨又不滿共和黨的中間群體越來越多,而如果馬斯克能把這些人召集起來成為新政黨,在勢均力敵的參眾兩院,新政黨將是左右目前兩黨態勢的關鍵力量。
馬斯克的行為,既是對實用主義政治的告別,更是對理想主義征途的宣言——有些星辰大海的夢想,遠非權力游戲所能禁錮。
來源:香港經濟導報
作者:林少喜 助理總編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