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這人向來熱衷于插手世界各國的事,又是發起關稅戰,又是介入地區沖突,看著精神還挺能折騰,但實際上已經是個老頭了。
但從他一直以來的行動來看,對下次大選很是看重,然而最近的消息卻是特朗普的身體吃不消了,并且還有網友拍到的圖片作證,這對特朗普來說可不是個好消息,畢竟當初和拜登競爭時,他就是拿身體健康來說事。
對此白宮那邊僅回應是“老年人常見病”,但輿論并不買賬,雖然生老病死很正常,但發生在特朗普身上可不正常,要是他身體出了問題,美國麻煩大了,說到底還是特朗普太“專制”了。
病情實錘
7月17日,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緊急召開記者會,承認特朗普因小腿腫脹接受超聲檢查,確診為“慢性靜脈功能不全”,她反復強調這是“70歲以上人群常見病”,否認存在心力衰竭或腎功能障礙等嚴重問題。
但民眾的疑慮并未消散,為何總統頻繁出現健康異常信號?兩周前紐約足聯俱樂部世界杯決賽現場,特朗普腳踝腫得像饅頭,手背大片淤青被拍到后,白宮辯稱是握手太多太用力,而醫學專家尖銳指出,這更可能是反復靜脈注射或凝血功能障礙的征兆。
更諷刺的是,特朗普曾高調嘲諷拜登“老邁”,甚至在競選時單手舉水杯證明體力充沛,如今他三度被拍到登機踉蹌、公開場合步履蹣跚,連記性也拉響警報。
被問是否解雇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時,他竟甩鍋給拜登,全然忘記鮑威爾是自己當初親自提上來的,健康危機疊加認知疑云,白宮“滿分認知測試”的聲明顯得蒼白無力。
美國焦慮的原因
特朗普的健康問題之所以引爆全民焦慮,根源在于他打造的“一人獨大”政治體系,他徹底重塑了權力結構,財政部長貝森特、國務卿盧比奧淪為執行者,若有反對者則被踢出核心圈,三權機構核心崗位全由親信把控,這種模式效率雖高,卻讓國家命運懸于一人之身。
更致命隱患在于,美國沒有B計劃,特朗普上臺后廢除了前任設立的“總統健康應急委員會”,該機構曾制定過突發狀況下的權力移交流程,如今白宮既無書面應急預案,也無明確的權力過渡機制。
一旦他病情惡化,權力中樞將瞬間真空,而整個執政團隊效忠的是特朗普個人,而非國家體制,《華盛頓郵報》直言:“這不是白宮,是特朗普俱樂部。”
更令人窒息的是,當前美國正處在經濟博弈的火山口,特朗普與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激烈對峙,要求降息刺激經濟,而鮑威爾放風“年內不降息”,直接威脅特朗普的競選承諾。
若總統因健康問題決策力下降,這場牽動全球金融市場的博弈可能失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警告,美聯儲政策突變將引發新興市場資本外流,沖擊歐元區和亞太股市。
病情引發的連鎖反應
特朗普的健康警報不僅是美國的內政危機,更是全球格局的震蕩源,外交政策面臨急轉彎風險,他近期強推“聯俄制華”,秘密派特使與普京談判能源合作、對華關稅戰升級計劃懸而未決、中東盟友等待軍售承諾兌現。
若總統突然失能,這些戰略可能半途而廢,甚至被繼任者全盤推翻。
歷史教訓像幽靈般盤旋.1919年威爾遜總統中風后,其夫人伊迪絲·威爾遜代行總統職權17個月,政策混亂導致美國錯失戰后秩序主導權。
如今共和黨內部已暗流涌動,建制派悄悄討論“后特朗普時代”人選,民主黨則猛攻“老人政治”軟肋,搖擺州最新民調顯示,63%的美國人擔憂政府穩定性,超三分之一民眾認為特朗普“難以完成任期”,美國選民終于意識到,讓79歲老人扛起超級大國,本身就是一場豪賭。
參考資料
手背淤青,小腿腫脹!特朗普確診患靜脈疾病 白宮:與頻繁握手和服藥后反應相符 紅星新聞2025-7-1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