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期 導 讀
① 人得認清現實
② 但也得有夢
姐妹們,大家好哇~
十多年前,她是萬眾矚目的“超女”冠軍;而如今,她租住在北京郊區一間月租3300的小屋,靠零星的演出維持生計。
沒人認得她,也沒人再提起她的名字,但她卻活得更踏實了。
曾幾何時,她是娛樂圈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吉他、眼鏡、鍋蓋頭,她用樸素卻真摯的嗓音征服了全國觀眾。
一夜爆紅,商演價飆到12萬一場,機場粉絲接機如明星出巡,一切似乎預示著她會成為下一個時代寵兒。
但十幾年后,她再次登上熱搜,不是因為新作品,也不是復出成功,而是因為一句扎心的描述:“現狀凄涼,混成月薪8000的打工人。”
段林希的成名,是典型的“快紅”故事。
從云南一個普通小城市走到全國舞臺,她仿佛被命運選中,成了千萬追夢人中的幸運兒。
但娛樂圈是一個高投入高回報也高淘汰率的地方,光靠一場比賽的熱度,遠遠不夠支撐一個長久的明星夢。
剛走紅那幾年,她賺得多、花得也多。曾一年花掉200多萬,身邊圍繞著掌聲、鮮花和各種“機會”。
但當熱度退去,公司資源向新星傾斜,她的名字就像被封存在某個舊檔案夾中,再也沒人翻看。
一夜成名,也可能一夜回到起點。段林希說,最艱難的時候,她銀行卡里只剩11塊錢,北京的房租都付不起,最后只能灰溜溜回老家。
回云南后,她沒有立刻放棄生活的希望。她做過微商,賣過特產,也開過公司,甚至一度嘗試開出租謀生。
可“超女冠軍”這幾個字,仿佛成了一種無形的枷鎖。
別人看她,總覺得她“混成這樣”實在太可惜。而她自己,也一度掙扎在“我是明星”與“我只是個普通人”之間。
直到她真正接受自己只是一個普通打工人的身份,日子才慢慢回歸穩定。
如今,她再次選擇回到北京,沒有豪宅,沒有助理,只有一個小屋和一把吉他。
她偶爾參加綜藝,也接商演,但大多數時候,生活就是柴米油鹽,和身邊大多數北漂青年沒什么不同。
她說:“我現在就是一個31歲的普通人,沒什么特別的。”
有人感慨她“從天才少女淪為糊咖”,也有人嘲笑她“白瞎了冠軍頭銜”。
可現實是,這個時代從來不缺天賦,也不缺夢想,缺的是能在夢想破碎后還愿意腳踏實地生活下去的勇氣。
段林希經歷的,其實也是許多人在職場、感情、人生中都可能經歷的階段——從高光走向平凡,從幻想走向現實。
她的選擇并不光鮮,但卻很真實。她沒有被過去的榮耀捆綁住,也不再執著于非得做明星不可。
“人得認清現實,但也要有夢。”這是段林希說過的一句話,也許正因為她依然敢做夢,才活得比很多人都通透。
我們都曾有過高光時刻,也可能會跌入人生的低谷。真正決定我們命運的,不是曾站得有多高,而是跌下去后,是否還能重新站起來。
段林希不是失敗者,她只是活得更真實了。她明白,生活不是非要萬眾矚目,也可以在默默無聞中,活出自己的節奏。
她從舞臺中央走向人海一角,身份轉變了,心態卻更堅定。她曾是冠軍,但現在的她,更像一個勇敢的生活者。
她怎么這樣了?
他怎么這樣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