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你會覺得,這世界對一個胖女孩的寬容,是拿來量她能笑多響、掉多少眼淚的。賈玲火的那幾年,她的臉撐滿屏幕,表演撐起春晚,后背撐起一整代人對“搞笑女性”的印象。她不美,不瘦,但她真。她自嘲得大氣,落淚得克制,說一句“媽,我想你了”全國人跟著哭。那時候你不會覺得她是明星,她更像一個能在飯桌上跟你爸媽聊到一塊去的熟人。
你細看這兩年的賈玲,哪還有當年那個在舞臺上被沈騰嗆一口能直接憨笑接梗的“胖姑娘”?她開始解釋,開始講大道理,開始說“我以前是被迫搞笑”,開始在鏡頭前經營自己的“勵志軌跡”。她不再想被當成那個靠段子吃飯的喜劇人,她想當“導演”、當“演員”、當“女性楷模”。問題就出在這——她太想把自己洗白成一個“嚴肅創作者”了,洗得觀眾開始懷疑她是不是看不起當年的自己了。
你看她拍的《熱辣滾燙》,本質上還是她減肥過程的“官宣”。所有人設都服務她的轉型,她是那個從爛泥地里爬起來的胖女孩,其他角色呢?一個個像NPC一樣惡毒、單薄、臉譜化。
為了讓女主變強,編劇直接把世界寫成了“地獄模式”,觀眾看完雖然嗨,但也疲憊:這不就是你減個肥,然后請我們來替你鼓掌流淚的嗎?
比起電影,這更像是她人生的一場大型直播帶貨,只不過賣的不是瘦身藥,是“瘦身后我值得你們重新崇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