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巴勒斯坦背景的西莫娜·穆罕默松(Simona Mohamsson)最近剛接任了自由黨(L)黨魁和瑞典教育與融合事務部長一職。
穆罕默松 上任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給世界價值觀調查( World Values Survey, WVS)支付500萬瑞典克朗,請他們來調查移民與純瑞典背景人群之間的價值觀差異。調查將關注的主題包括性別平等、兒童權利以及對公共機構的信任等。她說:“在融合政策中,憑直覺和猜測的時代已經過去。我們要以確鑿的數據為基礎來討論瑞典的價值觀,并據此提出明確的融合舉措。”
記者問:你是說瑞典的融合政策至今都是憑感覺在做嗎?
部長答:“太多時候,討論確實是基于直覺和猜測。此外還存在一種膽怯。我們一直不敢公開討論瑞典是一個自由民主國家,在許多問題上長期以來有著非常強烈的價值觀。”
世界價值觀調查會定期對宗教信仰、家庭角色、個人自由等問題進行調查。之前的調查結果顯示,和世界上其他國家相比,瑞典其實是一個非常“極端”的國家:極端的世俗化,同時極端注重個人表達。
部長說:“我們在這些方面是很‘極端’——這是件好事。但對于那些想要成為我們社會一部分的人來說,要在這種地圖中導航并不容易。調查結果將為未來的融合政策提供指導。”
記者問:這些舉措具體包括哪些內容?
部長答:“我不排除任何可能。這可能涉及學校改革、公民導向教育、以及‘瑞典語課程(SFI)’的內容調整。”
以往的世界價值觀調查結果表明,許多新移民在離婚、婚前性行為、墮胎和同性戀等問題上的看法與本地出生的瑞典人存在較大差異。但在瑞典生活十年后,這些移民的價值觀會明顯趨近于主流社會。
部長說:“十年太久了。那是一整代女孩,她們無法自由選擇自己想愛的人;也是一整代男孩,無法向家人公開出柜。”
世界價值觀調查的秘書長比·普拉嫩(Bi Puranen)指出具體的一個價值觀導致邊緣化的具體例子:婚前性行為的看法。
他說:“如果你來自一個認為婚前性行為絕對不行的文化,而你在學校看到瑞典的青少年之間玩得很開心,但你卻不能參與。父母不能解釋為什么,只會告訴你‘你不能去班級派對’。”
記者問:在瑞典,我們擁有言論和思想自由。你是想強迫人們改變自己的意見?那該怎么做到?
部長答:“這不是在要求移民改變自己的意見,而是確保瑞典的基本價值觀得以維護。如果我們說某些人不需要遵守這些價值觀,那才是問題所在。”
穆罕默松認為,選擇來到瑞典的人有義務努力融入社會。她說:“在瑞典居住并不是一項人權。”
記者問:所以,如果有人持有某種觀點,就不能在瑞典居住嗎?
部長答:“這不是關于人們意見的調查,而是看哪些價值觀與瑞典的核心價值觀相沖突。”
參考新聞:
https://www.dn.se/sverige/regeringen-ska-kartlagga-invandrares-varderingar/
付費推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