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清清 來源 | 電商天下
不是上班打工玩不起,而是直播帶貨更有性價比,抖音直播間,又跑出了新的黑馬。
單日帶貨超一億,抖音殺出新黑馬
抖音的造富神話,總是更新得這么猝不及防。
誰也沒想到,粉絲不到200萬的草根網紅李寶寶,能僅憑一天內的兩場直播,就坐穩了抖音618熱播榜和帶貨榜總榜第一。
時間回到618大促當天,彼時的李寶寶共開了兩場直播,從早播到晚,戰斗力非凡。
據達多多數據顯示,第一場直播從早八點播到了晚七點,銷售額突破1億元;
休息一個半小時后,李寶寶的第二場從當晚八點半一直播到了凌晨零點四十,銷售額預計在5000萬至7000萬之間。
圖源:達多多
也就是說,兩場直播下來,李寶寶的銷售額已經超過了1.5億。
而且,據統計,這兩場直播的場均觀看人次為1558.1萬,最高觀看人次一度飆升至2245.2萬。
龐大的流量帶來驚人的轉化,兩場直播下來,李寶寶累計帶貨了147個商品,場均銷量超過100萬件。
眾所周知,在算法冷啟動越來越難的當下,坊間不乏“直播帶貨的紅利已經見底”的說法。
而如今,草根網紅李寶寶的一場過億勝仗,無疑能讓一度躍躍欲試的普通人們對直播帶貨再次燃起希望。
不過,對李寶寶來說,這場“流量神話”并非毫無預兆。
數據顯示,6月期間他漲粉超過95萬,女性粉絲占比超過70%,年齡主要集中在31-40歲。
毫無疑問,這正是消費能力最強、帶貨轉化最好的群體。
圖源:達多多
他的選品策略也幾乎與粉絲畫像完全吻合——美妝、個護、家清產品占比高達65%以上。
這種精準匹配的商品結構,配合直播當天的流量加持,讓這場“破億首秀”更像是一場經過周密策劃的“爆款劇本”。
值得一提的是,光有劇本并不夠,要演成現象級,還得有“幕后導演”——在這出逆襲戲碼中,網紅董艷穎的身影,幾乎無處不在。
情緒即流量,家族式直播成新模版
李寶寶的爆火,其實離不開“董艷穎效應”。
出身農村的董艷穎,是一位抖音頭部主播。
最初因節目《謝謝你來了》走紅,而后轉戰短視頻,憑借“真實、樸素、有煙火氣”的人設積攢了859萬粉絲,帶貨能力強勁。
而且,她不僅自己直播,還打造了一支“家族化帶貨”團隊,帶動親人、朋友一同轉型主播,李寶寶,正是這支團隊中的一員。
圖源:董艷穎
此前,李寶寶在董艷穎直播間擔任助播的角色,僅在個人賬號分享諸如鄉村日常生活、與妻子的愛情故事等視頻內容。
而那場“億級直播”的真正爆點,恰恰來自李寶寶的人生大事:婚禮。
帶貨直播的前一天,是李寶寶和妻子陳曉娜的婚禮,彼時的董艷穎在婚禮現場開啟了直播,上萬觀眾涌入,流量水漲船高。
第二天早上,婚禮現場搖身一變成為直播間:
仍然穿著禮服的夫妻倆開始舉牌帶貨,董艷穎及其丈夫則在旁輪流控場,語境切換堪稱絲滑。
比起突發奇想,更像一次精密籌劃的“情緒營銷”行動。
用婚禮制造流量,用家庭敘事激發認同,用樸素形象建立信任,再通過品類投放完成銷售閉環。
彼時,直播間觀眾一度對這種行為發出質疑:“結婚重要還是帶貨重要?”
而不等新人搭腔,董艷穎就毫不含糊地回應道:
“當然是帶貨重要。他們這輩子就是普通人,只有這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
圖源:李寶寶抖音
這句看似冷酷的話,其實說出了一種直播現實主義。
在這條信息極度飽和、觀眾極度挑剔的內容賽道中,“帶貨”不再是單純銷售商品的行為:
在直播間,情緒和故事都要與商品一起打包販賣。
而家族式、場景化的帶貨模式,正在成為一種新模版。
此前,董艷穎早已用這種模式帶出多個“團隊成員”:
網紅“三姐”就曾在她的助力下播出過銷量破億的好成績。
正所謂“有公式做題就是快”,如今播成“榜一大哥”的李寶寶,只是這套模式的又一成功樣本。
不過,樣本可以復制,獨立的道路卻充滿未知。
帶貨直播常有,爆款婚禮不常有,董艷穎能助陣一時,卻不能一直在李寶寶的直播間刷臉。
李寶寶能否走出家族的蔭涼,用自己的實力穩坐帶貨榜第一的寶座,還需要時間來驗證。
平臺 監管收緊,規則 正在改寫
我們必須承認,李寶寶的成功,是乘上了內容營銷與平臺機制的雙重順風車。
但同樣不可忽視的是,直播帶貨這條賽道,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
過去那種“只要能博眼球,就有轉化”的紅利時代,正逐步走向終結。
從平臺層面來看,抖音正在悄然重塑帶貨生態。
圖源:抖音電商
早在去年,抖音電商總裁魏雯雯就提出了“雙流量池”機制,
強調讓每條內容同時進入推薦與交易兩個維度考量,“好內容”將成為生意增長的第一生產力。
這也意味著,僅靠一次熱搜、一場情緒敘事的“爆點帶貨”,很難獲得長尾流量扶持。
顯然,平臺希望看到的是長期價值,而非短期“走量”。
不僅如此,就在前兩日,抖音電商再次釋放強烈信號,發布了關于近期虛假宣傳專項治理的最新進展。
官方表示,為了保障消費者權益,平臺在5月啟動了虛假宣傳專項治理,
迄今已對超過1000名違規宣傳的達人進行處罰,并對500余個涉及虛假商品信息的商家進行嚴處。
圖源:新浪科技
處罰手段十分嚴厲,包括商品封禁、扣罰違約金、清退店鋪、凍結貨款,甚至取消帶貨權限。
平臺還強調,會加強違規識別與召回,維護公平競爭生態。
在電商天下看來,這場“行業級洗牌”,無疑是對所有主播的警告。
那些曾靠情緒炒作、虛假人設、夸張宣傳起家的主播,很可能在下一輪審核中失去舞臺。
而即便沒有明顯違規,只要缺乏持續創作能力、難以建立品牌信任,也很難維持平臺扶持。
破億之后 ,路還很長
顯然,平臺風向的變化和規則的收緊,對“情緒型帶貨”極具沖擊力。
李寶寶的“婚禮爆紅”固然動人,但倘若接下來內容質量無法跟進、選品出現問題、服務體驗不達預期,
極有可能被平臺流量系統“降權”,甚至進入治理視野。
尤其是在當前平臺高度強調“消費者體驗優先”的背景下,任何有違真實原則的營銷話術和“劇本直播”模式,都有可能被視為破壞市場秩序的行為而遭受重罰。
簡言之,平臺的態度已經非常明確 :真實帶貨才有未來,虛火繁榮終將熄滅。
這既是對李寶寶的提醒,也為所有直播新人敲響了警鐘。
在電商天下看來,直播帶貨的本質是信任的商品化,是內容、人格與市場三方關系的再平衡。
這條路不適合速成,尤其不適合誤以為“破億一次”就是成功的終點。
而在平臺不斷加強治理、市場趨于理性的大背景下,那些真正能留下來的主播,拼的不是誰火得快,而是誰走得穩。
李寶寶火了,但他真正要做的事,不是“下一場直播還能不能賣過億”,而是“十場之后,誰還記得他”。
本文首發于電商天下(ID:DSCTX35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