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南海局勢比較緊張,特朗普明面上要來訪華緩和中美關系,但美國早就將“手腳”伸向了亞太。據俄羅斯相關官員此前透露,為了保持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存在,美軍已經在此部署了40萬大軍。關島現在就是個超級兵營,F-22A、B-52轟炸機、B-2隱形戰機全在這兒蹲點,目的就是把原本以東盟為中心的安全體系拆了,改成由美國自己說了算的盟友網絡。
美國國防部的前官員更是直言,應該聯合美國在亞太地區的盟友,建立所謂的“太平洋防御條約”,只要任何一個條約內的國家受到軍事打擊,美國和其他簽署國都將幫助這個國家進行軍事防御并回擊。
雖然沒有明說,但顯然美日菲澳4國聯手打造這個所謂的“單一戰區”,防的就是中國,是為了孤立和震懾中國才想出來。
而在接收到美國有意繼續加碼亞太的信號后,該地區一向奉承美國的國家,就又開始采取行動,今年三月份美日防長舉行會談時,日本防長中谷元就當面提出了“單一戰區”的概念。
按照日本的設想,美日應該聯合澳大利亞、菲律賓等國,加強在情報、軍力部署等方面的合作,一旦臺海、南海、朝鮮半島、東海及其周邊發生“異動”,他們各國之間能夠快速反應及時應對。
日本防長的這一建議,也正好迎合了美國長期以來的“印太戰略”,完全就是亞洲版北約的雛形。
美國在亞太的布局看起來挺唬人,但中方為何非常平靜?面對南海、臺海局勢,始終穩坐釣魚臺?其實,就在前些日子,著名國際關系專家張維為在《這就是中國》節目上一個犀利的觀點就足以解惑:
“如果中美因南海或臺海問題發生沖突,那么第二天全世界都會發現,美國已經不再是超級大國”。
這番論斷如同一枚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掀起的陣陣漣漪在全球軍事領域持續擴散。
事實上,張維為這番話背后是有底氣的,因為當今的中國軍事現代化進程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從2000年到現在的25年間,解放軍已經成功轉型成為一支體系健全且高度先進化的作戰力量,尤其是相較于過去,中國國防工業與作戰體系的全鏈條現在已經是自主可控。這在全球,獨此一家,別無分號。
▲解放軍的殲20總數已經達到了300架以上規模
從裝備研發看,中國已形成徹底獨立自主研發高端武器的技術能力,擺脫了對其他國家的技術依賴,如殲-20、東風-26、福建艦等核心裝備均實現100%國產化。
戰爭打的是制造業潛力,2025年中國制造業產值是美日德之和,工業能力對美國是全面地碾壓,因此這也是為什么美媒將中國當作“二戰時期的美國”,就是因為當前中國的“全產業鏈”能力使中國在戰時可快速轉產武器彈藥,僅造船能力就是美國的232倍,而且在制造武器的原材料上自身全面掌握。
中國超音速導彈艦載版的鷹擊21早已在055驅逐艦上搭載,使得美國航母的優勢被進一步削減,而076“四川艦”下水之后,美國媒體認為,雖然076使用了雙艦島、電磁彈射、全燃動力等一大堆的先進技術,但是對于美國海軍來說,076最大的威脅并不是這些,因為076最大的威脅是其無與倫比的建造速度。
076的綜合作戰能力已經達到了大型航母的標準,一旦下餃子,有望迅速拉平航母數量差距。
無人機領域,中國領先全球,也是全球第一大無人機技術來源國。珠海航展上的“九天”無人機母艦,更是讓美國如鯁在喉。如今6代機的服役,中國使得我國在戰斗機領域徹底的甩開了美國。我們這邊軍備研發創新可謂是進行得如火如荼,反觀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卻顯得格外“冷清”。
美國的制造業產值不增反減,比上世紀80年代累計下降了40%。由于先前貿易戰的影響,稀土進口量大幅度縮減,這也導致美軍戰斗機、導彈等武器因缺少原料面臨停產。
最近的印巴戰爭,印度的戰機被中國殲-10所擊落,巴基斯坦的中式裝備加中式作戰體系,以0:6的戰損戰機,中式邊緣化的戰機對俄式和歐式的碾壓性優勢,這就是中式裝備研發創新的結果。大家都看得明明白白,而停火協議的墨跡還沒干透,伊朗國防部長就跑到了中國,單子開得很明白:36架殲-10C,40架“梟龍”,而殲10CE,只不過是中國戰機體系中,已經被邊緣化的一代。
放到南海來看,目前解放軍已經在南海海域的美濟島、渚碧島、永暑島建成島礁海空基地,再配合永興島的衛星導航站,以及華陽島、赤瓜島的雷達站,已經實現了對我國南海領海的徹底監視與控制。
南海、臺海與我國的東部戰區、南部戰區相鄰,這兩大戰區擁有解放軍最強大的海空力量,在如此近距離的情況下,足以應對一切突發情況。
無論從哪方面來說,解放軍在這片海域上有著絕對的優勢。
而根據(CSIS)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經過反復預測、推論的結果顯示,倘若美國真的要插手南海、臺海問題,那么其彈藥消耗量將是一個驚人的數字。一個星期所需要的精準制導導彈就需要1000多枚,巡航導彈也需要500枚以上。
根據美軍的庫存量來判斷,如此巨大的消耗量也就剛好能維持一個星期,而其余的常規武器彈藥最多能維持21天左右。
和特朗普的自大不同,剛剛上任的美國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思就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在一次電視節目中也為特朗普、以及其他“主戰派”敲響了警鐘。
“解放軍發射15枚高超音速導彈,只用20分鐘,就能擊沉美國10艘航母”。
這番話當然不是危言聳聽,張維為教授也十分認同他的這種看法。在張維為教授看來,印度沖突是最好的前車之鑒,我希望這種沖突永遠不要發生,但如果發生的話,我的預測是,第二天全世界都會發現,美國已經不再是超級大國”。
中國一直以來都在謹慎處理對美關系,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正當的發展權力就要被壓制,韜光養晦時期可以從一到三擺出吃力的架勢,如果美國做的實在過分,直接從第三島鏈給你拆了也沒有什么不可以,我們為了維護自身利益絕對不會手下留情,美國得寸進尺的下場,就是會瞬間失去超級大國的霸權地位,下場會很難看。
作者: 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