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大而美方案獲得通過,這對于特朗普而言是一次巨大勝利。但對于特朗普而言,其面臨的問題不僅僅是國內相關法案通過問題,而是在國際上如何解決對等關稅問題。7月9日特朗普設定的關稅最后期限已經臨近,從目前局勢看特朗普根本沒有能力非常體面的收尾。7月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式啟動“信函關稅行動”,向第一批10-12個國家發出征收新關稅的通知。這些國家將在8月1日起被課以20%至50%不等的稅率。這說明,美國準備霸王硬上弓,對全世界實施霸蠻策略。
90天的緩沖期成了一場全球外交馬拉松的起點,終點線前的景象卻異常狼狽,美國很無力只能接受失敗。四分之三的國家選擇與美國接洽談判,但現實比白宮預想的殘酷得多,特朗普想要的所有國家排隊妥協的局面并沒有出現。目前僅僅2個國家出現妥協,他們就是英國和越南。日本、印度、歐盟、加拿大等都對美國的對等關稅說不。
日本首相石破茂在7月2日的聲明中強硬表態:“我們會竭盡全力維護國家利益。許多國家都與美國有貿易往來,但我必須指出的一點是和其他國家不同,日本是美國最大的海外投資國。我們為美國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印度也是公開對美國發出警告,直接向WTO遞交文件,通報計劃對美國征收報復性關稅。
面對大部分國家不屈服,特朗普也是十分無奈,甚至直接放棄逐個談判,而是直接發出最后通牒。但是這種最后通牒顯然是最尷尬的處理方式,對于美國而言也是最糟糕的處理方式。特朗普“虛空造牌”策略已瀕臨破產。從目前情況看,特朗普根本無法為自己的對等關稅戰收場,最終的解決注定是失敗了。
中國例外,硬氣與實力兼備的破局者,勝利最終屬于我們。當特朗普的關稅信函飛向全球各國首都時,一個引人注目的缺席者浮出水面——中國未被列入第一批加稅名單。特朗普向170多個國家發出的最后通牒中也沒有中國的名字。中國成為了特朗普威脅的例外,這說明他已經認識到對中國威脅是完全無效的,面對中國只能選擇妥協與合作。
面對美國4月初的關稅威脅,中國選擇了“談判為主、反制為輔”的雙軌策略,既不急于簽署協議,也不回避必要的對抗。中國贏得勝利,特朗普被迫在一些關鍵限制上主動讓步,向中國拋出合作橄欖枝。美國本希望利用其他國家共同施壓中國,但是最終美國失算了。《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杰森·福爾曼指出:“當這些國家被迫在美國與中國之間做出經濟選擇時,大多數會選擇中國”。所以中國贏得勝利也是一種必然。
日本前首相喊話中國,中國不能單獨對付美國,而是應該與日韓攜手,從而確保日韓與中國一起贏得勝利。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語驚四座:“美國輝煌不再已是事實,而特朗普政策將成長期不穩定因素。”他進一步建議:“中國不該獨自對抗美國,而應迅速與日本和韓國聯手應對”。鳩山的洞察揭示了地緣經濟格局的深層變化:“美國變了,日本也必須變。在特朗普‘美國優先’的政策下,美國不再信守盟友承諾,而是將盟友視為‘提款機’”。
中日韓合作前景廣闊,但是日韓是美國傳統盟友,短期內很難根本性改變。中日韓三國一旦形成經濟協作體,將釋放驚人的產業協同效應。在新能源、半導體、制造業領域,三國產業鏈高度互補:中國掌控鋰電池、稀土資源,日本擁有關鍵材料與制造技術,韓國則在芯片與電池材料占據全球主導地位。不過對于日韓,我們還是不能期待過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