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盟友遭重擊,中國成例外,特朗普這波操作,把所有人都看懵了。
那些一直跟著美國屁股后面跑的日本、韓國,那些在關鍵時刻為美國兩肋插刀的歐盟,統統被列入了"征稅黑名單",70%的關稅大棒,毫不留情地砸向了自己人。
可偏偏是被美國視為"頭號對手"的中國,這次卻安然無恙,這背后到底藏著什么貓膩?是真怕了,還是在憋什么大招?
70%大棒砸向盟友
7月6日那天,特朗普在飛機上干了件事,簽了12封信。
不是情書,是"催命符"。
最高70%的關稅,8月1日直接開征。連眨眼的功夫都不給。這哪是什么貿易政策,分明就是經濟核彈。
"要么接受,要么滾蛋。"特朗普這話說得夠直白。問題是,這次被威脅的可都是自己的小弟啊。
日本、韓國、歐盟,哪個不是美國的鐵桿盟友?結果呢?一個都沒能幸免。
拿日本說事,石破茂剛上臺就對中國示好,這讓特朗普心里很不是滋味。"你們不買我的大米,那就準備挨打吧。"30%的關稅,說砸就砸。
印度更狠,在WTO會議上沖得最猛。戈亞爾部長那句"我們不接受最后通牒",直接把特朗普給惹毛了。
韓國就更不用說了,李在明不愿意在芯片問題上配合美國,還想搞什么"戰略自主",在特朗普眼里,這就是背叛。
可特朗普管不了那么多了,為了連任,他真的是什么牌都敢打,什么險都敢冒,這不是貿易戰,這是在賭美國的國運。
自己人下狠手:美國內部也炸鍋了
美國怎么對自己人下手的?這里面的門道可多了。
特朗普這次用的是"先易后難"的策略。英國和越南已經成了樣板間,告訴其他國家:愿意合作就能得好處。
越南原本稅率定在46%,兩輪談判后壓到20%。還答應對美商品零關稅,換來短期豁免。
英國更聰明,在藥品、農產品市場向美方松口,保住了出口主力產業。最終被定在10%,特朗普稱這是"合理回報"。
可問題是,美國國內也炸鍋了。農業州的議員急得跳腳,商會天天罵娘,連共和黨內部都開始窩里斗。
內布拉斯加的玉米還沒收割,市場就沒了。愛荷華的農民更是急得團團轉。
美國全國零售聯合會、商會、農產品出口協會集體發聲,警告這波加稅是"搬起石頭砸自己腳"。
零售業怕漲價直接傳導給消費者,農產品出口商怕被反制。已經有數據顯示,農業機械、電視、電子元件的零售價格平均上漲8%-12%。
《華爾街日報》都發文稱,美國正面臨一輪"關稅驅動型通脹"。
可特朗普聽嗎?他賭的是選票,不是邏輯。他要的是沖突感,是選民的情緒高點,是一次政治大秀。
中國這顆"定海神針"
奇怪的是,有個國家偏偏沒在這份黑名單上。
中國。
這可不是什么禮貌,而是真怕了。
中國這些年的反擊,每一次都打在美國的七寸上。從最初的大豆、玉米等農產品,讓美國農業州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壓力。
到瞄準稀土這一美國高科技產業不可或缺的關鍵原材料;再到針對航空制造所需的核心航材、中高端電子產業依賴的精密零件等。
中方的每一次反制都像一把精準的鑰匙,牽一發而動全身。
更要命的是,中國的這套"太極拳",現在全世界都在學。印度學會了,歐盟也學會了。
大家發現,原來對付美國霸凌,不用硬剛,用巧勁兒就行。中國的戰略克制成了印度歐盟的"模仿模板"。
中國的產業鏈從基礎原材料到核心零部件,從低端制造到高端研發,形成了一套更完整、更具韌性的制造體系。
小到一顆螺絲釘,大到航空航天設備,都能在國內產業鏈中找到適配的環節。這種堅固,讓中國在應對外部沖擊時擁有了更充足的底氣。
中國就像一顆定海神針,穩穩地釘在那里。不吵不鬧,不急不躁,但誰想動它,都得掂量掂量自己幾斤幾兩。
這下特朗普傻眼了。本來想著先收拾小弟,再對付老大。可他忘了,小弟們也不是傻子,都開始"抄中國的作業"了。
誰會笑到最后
10月的那次訪華,可能是特朗普手里最后一張牌了。
這不是什么禮節性拜訪,而是一場豪賭。贏了,選前拿到最大的外交籌碼;輸了,就只能繼續制造"敵對情緒"來騙選票。
問題是,中國會配合這出戲嗎?
看目前的節奏,中方一點都不急。RCEP在推進,東盟合作在深化,國內市場在穩固。一步一個腳印,穩扎穩打。
特朗普想打快拳,中國偏偏就是不接招。這種"以靜制動"的策略,讓美國的每一次揮拳都打在了空氣上。
全球格局正在悄然重組。三星、現代等韓國企業開始評估產能轉移計劃。歐洲也在吵,法國主張反擊,德國卻希望談判。
內部不合,美國就趁機"各個擊破"。這種做法雖然一時生效,卻可能埋下更大隱患。
這場超級大的德州撲克,到底誰會是最后的贏家?
時間會給出答案。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真正的較量不在牌桌上,而在牌桌下的定力比拼。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已經暗示,這輪"信函風暴"不會止步于12國,而是"逐步擴大覆蓋面"。對至少100個國家統一征收10%關稅,是"更公平的全球框架"。
可問題是,當全世界都成了你的敵人時,誰才是真正的孤家寡人?
結語
這場關稅風暴看似瘋狂,其實暴露了一個尷尬的事實:當霸主發現自己的小弟開始"抄別人作業"時,真正孤立的反而是自己。
最諷刺的是,特朗普越想證明美國的強大,越是證明了中國的份量。那顆"定海神針"不動聲色,卻讓整個世界的天平開始傾斜。
面對這種"瘋狂"的貿易政策,你覺得誰笑到最后?是揮舞大棒的美國,還是練太極的中國?歡迎評論區聊聊你的看法。
作者聲明:作品含AI生成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