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媒體7月4日報道,3日下午1點50分左右,位于宮崎縣和鹿兒島縣交界處的霧島連山·新燃岳火山(海拔1420.77米)發生噴發,火山煙塵升至火山口上空5000米的高度。
據福岡管區氣象臺稱,這是自2018年4月以來的最大規模噴發。目前尚未確認有火山碎屑(噴石)或火山碎屑流(火礫流)發生。
火山灰正從火山口向西南方向飄散,受其影響,鹿兒島機場(鹿兒島縣霧島市)在3日已有幾十個航班被取消,從今天開始也有可能繼續出現航班取消的情況。
據報道,自6月27日開始新燃岳火山連續多日噴發。直到3號下午,火山口冒出的濃煙高達5000米。
當地一名拍攝者表示:“火山噴發時傳來一種類似客機飛行時“轟——”的令人毛骨悚然的聲音。雖然距離火山還有一段距離,但那種震撼力非常強烈,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甚至是它的可怕之處。”
新燃岳的連續噴發也對人們生活造成了影響。
在距離火山口約6公里的高千穗小學,3日早晨可以看到一些學生為了躲避火山灰,打著傘、戴著口罩上學的情景,很多車輛表面也覆蓋了一層火山灰......
此外,霧島市已開始向市民發放收集火山灰的袋子,并出動灑水車清洗堆積在道路上的火山灰。
在鹿兒島機場,可以看到飛機在揚起火山灰的情況下起飛。
由于火山灰朝鹿兒島縣方向飄散,導致連接東京以及縣內離島等地的50多個航班被取消。
更令人不安的是,就在火山噴發的同一日,日本另一座火山——熊本縣的阿蘇山,也開始出現了“異動”。
7月4日下午1時,日本氣象廳對外發布緊急通知:阿蘇山的火山活動等級已上調至2級,并明確劃定火山口周邊一公里范圍內為禁入區。
監測數據顯示,火山內部地震波的振幅持續增強,已突破警戒升級的臨界值。
就在同一天內,九州島南北兩端的兩座活火山相繼進入高度警戒狀態,這一異?,F象引發網友熱議,社交平臺上充斥著“難道這是天災前兆?”的擔憂。
比火山活動更令人不安的是地震頻發態勢。
自6月21日至7月3日不足兩周時間內,日本南部吐噶喇列島周邊海域已記錄到超千次地震活動。
僅7月2日當天,就發生兩次4級以上地震,而震度達到4級以上的強震累計已達27次。
這片位于太平洋邊緣的群島仿佛被地殼深處的力量持續攪動,能量以密集的節奏不斷釋放。
日本氣象廳在7月2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坦言:“目前無法判斷此次地震活動何時結束。雖然未必會導致大地震,但也不排除出現較強震度的可能性。”
引發公眾神經緊繃的不僅是地質活動的異常,更源于某種“巧合”。
此前,日本漫畫家たつき諒曾在作品中預言2025年7月將發生重大地震。
盡管缺乏科學依據,但近期頻繁的地質活動仍使“七月大地震”的猜測在網絡上迅速發酵。
有網民在論壇留言:“阿蘇山和新燃岳一動,日本就完了?!?/p>
更有人直白表達恐懼:“如果這是連鎖反應的開始……那東京會不會也遭殃?”
針對這些恐慌情緒,日本地震學專家井村隆介給出專業解讀:“吐噶喇列島的地震多屬于板塊內部的直下型地震,和南海海槽那類大地震關系不大。公眾不必過度解讀?!?/p>
他強調:“雖然南部地震頻發,但并不意味著會馬上發生大地震。更不需要把網絡漫畫和科學預測混為一談?!?br/>
然而理性認知與心理恐懼終究是兩回事。
我們能做什么?
火山噴發時,你只能往遠處跑;地震來臨時,你只能抓穩自己和家人;網絡上傳得沸沸揚揚的“預言”,你說它不可信吧,它偏偏就踩中了人類內心最脆弱的那根弦。
但有一點是真實的:無論是遮天蔽日的火山灰,還是無預警襲來的地震波,都在反復提醒人類:
自然之力從不遵循人類設定的劇本,也不會提前告知它的下一步行動。
此刻能做的準備,除了儲備應急物資,唯有保持鎮定。
火山口仍在升騰煙霧,氣象廳持續更新預警,居民們戴著口罩清理火山灰,機場航班在波動中維持運營。
這或許就是日本的日?!粋€與火山、地震共存的國度。
近期展會
1、
2、
3、
版權說明:尊重知識產權,版權歸屬原創作者,文章源于授權作家或網絡,網絡其他素材無從查證作者,如有侵權,原創作者煩請聯系我們予以公示或刪除處理。 微信:xinshuo2012201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