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們剛提到,英國F-35B在印度表現糟糕,很有可能導致印度空軍轉向蘇-57,近日就有俄羅斯媒體曝出了,俄羅斯向印度提交的全套方案,史無前例的優惠條件,盡顯俄羅斯航空工業現在的困境。
▲俄羅斯非常想把蘇-57賣給印度
俄羅斯提交的方案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一、蘇-57E全套技術轉移。由俄羅斯進出口公司和蘇霍伊集團聯合提交的文件,開篇就提到全面轉移蘇-57E制造技術。考慮到“蘇-30MKI和蘇-57E的技術相似性超過60%”,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又已經有組裝生產150多架蘇-30MKI的經驗,所以“預估印度能在三年內量產蘇-57E”,并為印度發展國產隱身戰斗機,提供技術基礎。而共享生產、維護和訓練設施,也可以為印度空軍節省大批經費。
二、提供源代碼和先進發動機技術。在印巴空戰結束后,印度謀求獲得“陣風”源代碼失敗的消息被曝光,背后是印度寄希望在先進平臺上整合國產機載武器,不再受外國供應商限制的雄心。俄羅斯這次非常貼心地在方案中表示,“可以提供完整的全套源代碼,并支持印度進行40%到60%的國產化,以搭載印度開發的空空導彈、反輻射導彈和相控陣雷達”。此外,鑒于印度一直渴望獲得先進航發,俄羅斯這次還同意提供AL-41F1S和177S(和117S不是一種東西)。其中前者能直接用于蘇-57E,后者則進一步改善了隱身性能,去年曾在珠海航展中露面。
▲177S明顯有針對殲-20的味道
三、低廉的售價和極快的交付速度。算上設計修改和維護培訓項目,平均單機采購成本高達2.6億美元的“陣風”,曾在印度輿論引起軒然大波,也確實限制了采購規模。而蘇-57E這次的單機報價只有0.8到1億美元(按照不同配置有波動,培訓和維護費用另算),大幅低于“陣風”和F-35A?;趯τ《壬a蘇-30MKI經驗的信心,俄羅斯羅列的日程表,是“三年內量產20架,到2030年完成首批50架的交付”。
▲比較現實的問題,是蘇-57產能至今都沒能鋪開
此外,蘇霍伊還向印度遞交了蘇-35M出口方案,其認為這款基于戰爭經驗改進的四代半戰斗機,很符合印度急于改善裝備,希望短時間內提升戰斗力的需求。按照計劃,蘇-35M售價在0.65到0.8億美元,其搭載了最先進的相控陣雷達和AL-41F1S發動機,并配備經過戰爭檢驗的R-37M超遠程空空導彈、大幅升級的R-77M中距彈。此外,蘇-35M的改進方案,也可以作為蘇-30MKI的升級模板——200多架蘇-30MKI升級,是個開支100多億美元的大項目,俄羅斯不心動是不可能的。
▲蘇-30MKI升級方案蘊含的經濟價值極大
總的來說,俄羅斯對戰斗機出口印度的態度,是無所不賣、一心掙錢——三年俄烏戰爭并沒有讓俄羅斯航空工業獲得多少好處,反而因為脫離技術前沿進一步拉開差距,要是不能拿到印度巨額訂單,蘇-57的未來將黯淡無光。因此,俄羅斯才會拿出這份,連壓箱底技術都擺上貨架的方案,只求獲得一個輸血的機會。問題在于,這份方案在光鮮亮麗背后,其實隱藏著一堆問題:印度有生產蘇-30MKI的經驗不假,但生產線都停轉好幾年了,設備和熟練工人四散;177S號稱在AL-41F1S基礎上改進而來,原本想賣給中國裝在殲-20身上,到現在也只是紙上方案;與蘇-35M實戰經驗對應的,是一架又一架蘇-35被擊落。
怎么說呢,俄羅斯航空工業最大的問題,就是在隱身戰斗機已經成為潮流的情況下,仍然執著于舊時代機動格斗那一套。對印度提交的方案,也是絕口不提隱身性能,就算最終真能拿下117架訂單,實際上也無法成為殲-35E的嚴重威脅。不管怎么看,F-35都是殲-35唯一的對手,這么一看,印度采購F-35應該只是早晚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