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空優機殲-20又升級了,雷達再次換裝新裝備,碳化硅雷達上線,替換氮化鎵雷達,探測距離能達到1000公里,這個參數將會改變五代戰機的空戰格局,超越美國的五代戰機的同類型裝備,成為當之無愧的同代際的戰斗機之王。
雷達對于現代空戰多么重要,相信國際社會都在印巴戰爭, 伊以沖突中看出來了,戰機再先進,也需要作戰體系嚴密支撐,不能說單純依靠戰斗機去對抗。偵察系統,火力系統,定位捕捉等,都需要一整套的作戰體系來配合。
而雷達就是關鍵的先決條件,尤其面對隱身戰斗機時,雷達的捕捉能力,尤其重要,作為核心關鍵,能夠捕捉到隱身目標,在越遠的距離發現敵人,就越為自己爭取到反應時間,能夠做出更優化的作戰反饋。
殲-20入列至今已經過去了十多年時間,從隱身效能的突破,到超音速飛行能力的提高,機載雷達相當于戰機的哨兵,我國在雷達技術方面,快速追趕世界先進水平,不斷取得更重要的進展,探測距離也在穩定增加之后。
西方的態度也悄然發生轉變,關注中國的五代戰機,到底具有何種程度的作戰威力,已經成為西方樂此不疲的做法,甚至美國還針對中國的各種戰備,推出軍力報告,詳細分析各種武器的作戰能力,其中戰斗機顯然是重點目標。
殲-20換裝碳化硅雷達之后,和此前的氮化鎵雷達,技術代際都屬于四代雷達,嚴格說都是半導體材料雷達技術,既然升級到碳化硅材料雷達,相比氮化鎵的升級表現在于更為耐高溫和高壓,高壓能達到1700伏。
在零上600度的環境工作,都能保持穩定,可以長時間的高速度運轉,散熱能力也很突出,碳化硅的耐高溫能力可以高頻次發射探測信號,不會因為過熱出現故障,支持連續工作的時間能長達8000小時,這個運轉能力是非常厲害的。
以往使用的氮化鎵雷達,已經超過砷化鎵雷達很多,碳化硅雷達橫空出世,相當于平地驚雷,西方根本沒有這個技術,殲20開創了新的記錄,探測距離升級到1000公里,能夠在防御距離就能發射探測波,掃描發現鎖定捕捉到隱身戰斗機的信號,敵人的隱身戰機無法從殲-20的雷達屏幕上隱形。
而且這個探測距離的升級,對于打擊敵人的準備時間,得到更好地擴展,最初的探測距離只有300-400公里,而現在碳化硅的探測距離上限能達到1200公里。
這意味著什么?防區外就能實現攻勢,敵人隱身戰機原本可以躲藏的安全距離,已經被我雷達捕捉到目標,現代高科技,已經不是單純死磕誰能打得更準,而是要比拼誰能更快發現敵人的目標所在位置,打得準已經是基本配置了,碳化硅雷達是中國山東大學試驗室突破的技術成果。
換裝新型雷達之后,殲-20的探測距離進一步擴大,能夠在更遠的距離,對敵人發射霹靂空空導彈,以及鷹擊反艦導彈等,這樣的作戰威力將會極大提升,摧毀烈度也能得到更好的擴充。僅憑這個雷達的威力,就能讓它穩居五代戰機的首位寶座,妥妥的實力。
殲-20換裝新型雷達,碳化硅的總體重量更輕盈,耐久和超穩定的特點,讓它更為可靠,殲-20相當于擁有了更具有火眼金睛的哨兵,探測預警能力直接跳上幾個臺階,在戰場上態勢感知,偵查信息獲得作戰情報,甚至比多增加攜帶武器還要重要,發現得快,反應快,打得快,發射導彈的整體作戰效率更高,就能爭取更多的勝算。
超視距作戰對于隱身目標的捕捉和感知能力,也是非常關鍵的,配合霹靂17導彈,形成強強組合,打擊距離能達到500公里,這個距離已經創造了空空導彈的世界紀錄,再加上探測距離超過千公里,殲-20的總體威力將會帶來震撼效果。
碳化硅雷達技術,目前是處于世界領先的水平,西方還沒有該類型的雷達問世,通過碳化硅雷達的加持,殲-20的探測能力將會發揮更大的作戰效能,對上美國的隱身戰機,將會讓其折翼敗退的可能進一步加大。
碳化硅雷達還能協同預警機,在惡劣環境下,能夠綜合和補充探測信息,讓預警機和雷達的雙重優勢,組合得到更為主動的作戰參考數據,形成更為有效的作戰態勢。
當西方還在對比戰機的武器數量,動力續航里程,殲-20已經能憑借作戰探測威力,把可疑目標牢牢鎖定,發動迅猛攻擊,直接在防區外擊毀敵人的隱身戰機,這意味著五代戰機之王將要應運而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