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權威時政與防務報道媒體《讀賣新聞》2025年7月6日消息,日本防衛大臣中谷元與菲律賓國防部長吉爾貝托·特奧多羅已確認,日本將向菲律賓海軍轉讓六艘二手阿武隈級護航驅逐艦。該協議于2025年6月初在新加坡舉行的雙邊防務會議上正式簽署,標志著這兩個海洋國家在地區安全合作中邁出關鍵戰略步伐。
阿武隈級護航驅逐艦研發于冷戰末期,自1989年至1993年間陸續服役于日本海上自衛隊(JMSDF)。該級艦艇主要設計用于反潛作戰和沿海防御,是中程海上行動的高性能艦種。每艘艦艇滿載排水量約2550噸,艦長109米,艦寬13.4米,采用柴燃聯合動力系統(CODOG)——兩臺川崎-勞斯萊斯SM1A燃氣輪機與兩臺三菱S12U-MTK柴油機,最高航速可達27節,編制船員約120人。
阿武隈級艦艇具備多任務作戰能力,裝備包括奧托梅萊拉76毫米艦炮、兩座三聯裝324毫米反潛魚雷發射管,以及用于末端防空的密集陣20毫米近防武器系統。部分該級艦艇還配備RGM-84“魚叉”反艦導彈和ASROC反潛火箭發射器,以拓展反潛作戰范圍。其傳感器系統包括OPS-14對空搜索雷達、OPS-28對海搜索雷達和OQS-8聲吶,以及OYQ-7作戰指揮系統和OLT-3電子對抗裝置等電子戰套件,體現了日本海上自衛隊對態勢感知與生存能力的重視。
由于日本艦隊現代化進程及海軍人員短缺,這些艦艇正逐步退出日本現役。此次轉讓為日本政府帶來雙重效益:既減輕了后勤負擔,又強化了地區親密伙伴的海上能力。對菲律賓政府而言,這一采購恰逢關鍵時期。根據國際戰略研究所《2025年軍事平衡》報告,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擁有包括驅逐艦在內的102艘水面作戰艦艇,而菲律賓海軍僅轄兩艘現代化護衛艦。這種顯著的實力不對稱加劇了菲律賓快速提升海上存在的壓力,尤其是在中國在南海的活動及領土主張日益頻繁的背景下。
該協議還反映了日菲防務關系的深化與演變。在2025年4月的峰會上,兩國政府同意啟動“裝備采購與交叉保障協議”(ACSA)的磋商。該協議將促進日本自衛隊與菲律賓武裝部隊之間的燃料、食品和彈藥等關鍵資源的后勤支持與共享,為基于共同戰略利益的準同盟框架奠定基礎。
將日本海上自衛隊標準的裝備平臺整合至菲律賓海軍,將顯著提升爭議海域的聯合協同作戰能力與海上域情感知能力。一位日本海上自衛隊高級官員強調了這一舉措的戰略價值,指出其將增強“監控中國軍隊在南海及東海活動”的能力。通過部署經日本海上自衛隊驗證的高性能平臺,菲律賓海軍不僅將擴大艦隊規模,還將在技術深度和高端海上行動準備度方面獲得提升。
日本向菲律賓轉讓阿武隈級驅逐艦不僅是硬件交易,更體現了日菲兩國在應對共同海上安全威脅過程中日益增強的防務協同效應。阿武隈級艦艇加入菲律賓現役,不僅將縮小能力差距,還將強化在競爭愈發激烈的印太地區的威懾與合作架構。
【小編毒舌】日本向菲律賓轉讓阿武隈級驅逐艦的確體現了小日子為美國義父甘當地區看門狗的深刻領悟,但就這6艘艦來說,也只是“聊勝于無”的存在——作為一種老舊概念的驅逐艦,該艦在日本88艦隊中可以只充當反潛和近岸防御,但在菲律賓這種根本沒有現代化艦隊的情況下,該艦可以發揮的戰力就相當疲弱了。原因在于其火力配置上,對于中國艦隊在遠程打擊方面的強大火力,它僅有老舊的密集陣和76mm炮,還有可能被扛上艦的西北風單兵防空導彈……至于其主要的反潛聲吶,也是老掉牙的艦體聲吶,連拖曳陣都沒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