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節氣后氣溫將飆升5℃以上。
7月8日起,華北平原將迎來持續高溫天氣。地表溫度實測已突破60℃。河北邢臺農田監測站數據顯示,玉米葉片出現明顯卷曲。
"小暑南風,大暑旱"這句老話要應驗了。
氣象臺預報顯示,未來十天華北降水偏少80%。農田墑情監測令人揪心。
河南周口0-20cm土層含水量僅12%,達重度干旱標準。晚播玉米面臨嚴峻考驗。農業專家實測,受旱地塊株高比正常值矮30厘米。
"伏里無雨,囤里無米"不是危言聳聽。去年同期的干旱導致玉米減產15%。灌溉成本飆升讓農民直搖頭。
柴油機抽水成本每畝增加80元,這筆賬怎么算?
奇怪的是南方卻在暴雨成災。
長江中下游部分地區三天降雨量突破300毫米。"旱的旱死,澇的澇死"今年特別明顯。
極端天氣正在改寫傳統農諺的適用性。老把式們都說沒見過這種年景。山東壽光菜農反映,大棚蔬菜日灼病發病率翻倍。
農業保險理賠員最近忙得腳不沾地。僅河北一省就有30萬畝作物申報旱災理賠。
氣象專家給出個嚇人數據。
今年副熱帶高壓較常年偏強20%,這是極端天氣的主因。
"小暑熱過頭,秋天涼得早"有待驗證。
但可以肯定的是,極端天氣正在常態化。菜價波動已經初現端倪。北京新發地市場葉菜類批發價周環比上漲18%。
最讓人擔心的是秋糧生產。全國60%的秋糧都種在現在受旱的區域。
農機經銷商說水泵賣脫銷了。河北保定某品牌水泵銷量同比激增300%。有經驗的農民開始改種耐旱作物。
谷子、高粱這些"鐵桿莊稼"重新受青睞。
農業部門緊急調配500臺移動噴灌車。但面對千萬畝受旱農田仍是杯水車薪。"看天吃飯"這句話從沒像現在這么真實。
氣候變化正在重塑傳統農耕規律。留給我們的思考很多很多。
如何構建更具韌性的農業生產體系?
這是個緊迫課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