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幾天天公有點"擰巴"。
4號臺風"丹娜絲"7號晚到8號上午要撲向福建浙江沿海。這家伙路徑拐了彎,先往西又東北走,脾氣有點捉摸不定。
臺灣南部、浙江等地會被它拖來大暴雨,部分地方一天能下幾百毫米。
西藏東南部、云南西部、東北三省也不省心,暴雨帶著雷暴大風或冰雹來攪局。可高溫沒被完全壓下去,6號新疆和華北到華南大片區域還熱得冒火。山東、江蘇、安徽局部地方,日頭毒得能把地面曬燙,氣溫竄到40度以上。
雖說福建、浙江、江蘇借臺風能涼快些,北方和華南大部分地方還得熬五天高溫。很多老鄉納悶:臺風來了咋還這么熱?
其實臺風就顧得上自己打轉的地界,7號后水汽往湖北、河南跑,那倆地能降降溫。咱種地的得按地塊看天行事,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難。
閩浙沿海的老鄉注意,臺風可能加強到13級,得提前備應急物資。大棚架子、房頂松動的趕緊加固,別等風來了再著急。山區的地要防山洪,排水渠提前扒拉順暢,別讓雨水沖了莊稼。
平原種水稻的,田里別積水太久,該開溝排水就別耽擱。北方和華南正趕上作物灌漿期,大日頭曬著,地里得及時補水。玉米葉子打卷兒、水稻穗子耷拉,就得趕緊澆,但別在中午澆,容易傷根。
家里有菜園子的,辣椒、茄子這些怕冷怕澇的,暴雨前最好搭個簡易棚。高溫天晌午別去地里干活,容易中暑,咱農民身子骨要緊。
老輩人看云識天氣的法子 still 管用,但若見烏云翻滾、狂風大作,別戀活計,先躲安全地兒。不過也得盯著氣象站的預報,科學防臺和老經驗結合著來更穩當。
現在海上還有3號臺風"木恩"在日本那邊轉悠,暫時不影響咱,但丹娜絲動向得天天瞅。氣象站說它路徑還在變,具體登陸點沒完全定,沿海村子得多留意大喇叭通知。
這陣子雙臺風少見,副熱帶高壓一折騰,臺風就跟著"跳舞",咱別琢磨為啥,盯緊天氣就行。
南京有老鄉說家里空調24小時開,可濕度大,冷氣都帶潮氣,屋里作物儲存得注意防潮。玉米棒子、花生囤家里的,得放在通風地兒,別讓潮氣悶出霉點。
未來一周高溫天數不少,新疆和華南的桑拿天要持續,澆水、遮陽網該用上就用上。
臺風帶來的雨,下得急了是災,咱得提前挖好排水溝,別讓雨水泡了根。
我個人覺得,這天氣鬧騰歸鬧騰,只要咱按天的節奏提前準備,損失能降到最低。就像閩浙的老鄉,現在加固大棚、搶收成熟作物,總比災后補救強。
北方高溫區,趁早晚涼快時給作物補點葉面肥,增強抗曬能力,也是個好法子。
天氣留了點懸念,丹娜絲最終落哪兒?后續高溫會不會再升級?
咱得持續關注。但眼下能做的事很明確:沿海防臺別松懈,高溫區防暑保墑要抓緊。村委會、農技站電話記好,有難處及時問,別一個人硬扛。
最后說句掏心窩的話:種地人靠天吃飯,但也得懂老天爺的脾氣,提前防著,日子才穩當。趕緊瞅瞅自家田里的活兒,該動手的別拖延,天氣不等人,咱農時更耽誤不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