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華人資訊網》出品,轉載須征求許可,規范署名(公號名/ID/作者),違者必究
據Masslive 6月30日報道Jason Doo從去年11月起就已經開始做準備,幾乎是在他得知總統選舉結果后立刻行動起來。
Masslive新聞截圖
據報道,Jason Doo是大波士頓地區哈佛廣場Wusong Road Tiki Bar的老板,他已預料到經濟會受沖擊,于是開始囤積現金、重新談判供應商合同以節省開支,并降低菜單價格以留住穩定客源。隨著通脹和其他經濟因素促使人們削減非必要支出,這些措施最終被證明是明智的。
但另一個變化也在影響著哈佛廣場的商家——當聯邦政府將矛頭指向高等院校和國際學生時,他們的核心客戶群體可能面臨流失。
Jason從餐飲界的朋友那里聽說,有人已經遭受了經濟損失。他特別提到,在麻省理工學院(
MIT)附近經營其他亞洲風味餐廳的朋友正掙扎求生,因為那里有大量國際學生。他還補充說,即使是高端餐廳,在通常一年中最繁忙的畢業季也出現了客流下滑。
根據代表國際教育工作者的全球性組織NAFSA的數據,在美國每三名國際學生,就會通過高等教育、住宿、餐飲、零售、交通、電信和健康保險等領域的消費,創造并支撐一個就業崗位。在麻州,2023-2024學年國際學生貢獻了近40億美元,他們的消費支撐了超過3.5萬個就業崗位。
Jason表示:“如今服務業面臨物價上漲和租金飆升的壓力……當我們的很大一部分財務基礎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突然被抽走時,傷害就更大了。這可能是毀滅性的,在餐飲業中,一個糟糕的年份就能夠令你破產。”
國際學生的經濟貢獻力
根據哈佛增長實驗室旗下項目Metroverse的研究,盡管波士頓按人口排名為美國第24大城市,但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GDP)卻高居第五。此外,研究發現當地最大的經濟部門是“教育和醫療服務行業”,占全市就業人口的23.02%。
實驗室主任Ricardo Hausmann表示:“波士頓是最具活力的產業集群……以哈佛、麻省理工、麻州綜合醫院和金融行業為核心,它是一個吸引全球人才的知識磁場,而外國人才的大量參與塑造了這一切。”
他補充道:“美國卓越的秘訣之一,不在于本土孕育了多少人才,而在于美國是一個強大的人才吸引器。”
尤其當外國學生抵達波士頓時,他們往往帶來大量可支配資金。由于許多經濟援助形式不適用于國際學生,很大一部分人來自有能力自費支付全額學費和生活費的家庭。這意味著,與許多美國本土學生不得不湊錢或邊學習邊兼職不同,大量國際學生更有能力在購物和外出就餐上消費。
哈佛廣場商業協會董事會主席Jessica Sculley說:“有一種共識是,他們更愿意在餐廳、服裝店、巧克力店等地方花更多可支配收入。如果這些資金減少,所有商家的生意都會受影響。”
根據NAFSA的研究,2023-2024學年麻薩諸塞州國際學生經濟貢獻排名前三的高校均位于大波士頓地區:
東北大學貢獻8.288億美元,支撐7791個就業崗位;
波士頓大學貢獻7.65億美元,支撐8326個就業崗位;
哈佛大學貢獻3.836億美元,支撐3910個就業崗位。
Ricardo指出,當前和即將入學的國際學生流失,不僅會帶走他們在校四年的經濟活動,還會失去他們未來職業生涯中在經濟、文化和知識層面的終身貢獻。美國移民委員會的研究顯示,國際學生入學率上升會推動創新和專利產出。該委員會數據還表明,在麻薩諸塞州,移民約占企業家總數的27%(
約91,400人),他們貢獻了約31億美元的商業收入。美國人口普查局數據顯示,麻州約41.1%的外國出生居民擁有學士學位或更高學歷。
Ricardo說:“大學教育是美國最大的出口產業之一。每年超過百萬的外國學生來美求學,構成了美國極具優勢的出口活動。而這個產業存在、生存和繁榮的前提之一,就是允許學生入境——簽證是美國出口的‘助推器’。”
政策恐慌嚇退留美學生
川普今年1月上任后收緊了移民政策,主要針對非法居留者和犯罪人員。而川普政府對高校的打壓包括吊銷學生簽證、無預警暫停新生簽證面試等。
川普特別針對哈佛大學,削減了數十億美元研究經費,并試圖全面禁止該校招收國際學生。盡管該校起訴后聯邦法官阻止了這一企圖,但法庭文件顯示,這一事件促使許多學生“重新考慮在哈佛的未來”。
盡管如此,政府的行動已開始讓國內外學生對申請或就讀哈佛望而卻步。部分原因在于聯邦政府不斷出臺新限制,規則每天都在變化。
麻州移民和難民倡導聯盟幕僚長Sarang Sekhavat說:“外界仍有太多不確定性,即使現狀暫時不變,人們也無法確定一個月、三個月或六個月后會發生什么。當春季或秋季該返校時,我完全不知道情況會怎樣——我是該冒這個險,還是現在就轉學?”
2024-2025年的數據顯示,哈佛本科生和研究生中約有27%為國際學生。
今年早些時候,聯邦政府吊銷了全美范圍內的學生簽證,引發超百起訴訟,隨后才逆轉決定并恢復簽證。波士頓移民律師、Maiona Ward移民律師事務所管理合伙人Matthew Maiona表示,過去每年僅見一兩起簽證吊銷案例,通常是因為學生未入學或未注冊最低學分數量。
但現在,某些學生被針對的原因不明:許多人是在與執法部門接觸后(
即使只是交通罰單或已撤銷的輕微指控),通過學生和交流訪問者信息系統(
SEVIS)被吊銷簽證。
Ricardo透露,他曾向夢想進入哈佛的博士生發出錄取邀請,卻遭拒絕。他開玩笑說,自己花在擔憂和處理“官僚主義”簽證問題上的時間,比用于研究和教學的還多。“他們(
學生和研究人員)無法承受不確定性帶來的焦慮,不知道簽證能否續簽的生存之痛。”
無論學校如何,許多國際學生都在猶豫,擔心學業中斷、投資打了水漂。學生覺得,背井離鄉已幾乎是難以承受的犧牲,若還要冒夢想落空的風險,近乎愚蠢,也加劇了來美求學的壓力與恐懼。
今年4月,哈佛宣布新招生政策,允許國際申請者同時接受劍橋校區錄取和海外學校的備選名額,以幫助他們做決定。本月,哈佛肯尼迪學院(
52%學生為國際生)宣布,若學生無法入境美國,可選擇在線學習或到多倫多大學就讀作為應急方案。
商家觀望政策風云
由于目前學生已放暑假,商家尚未看到營收受顯著影響,但9月后的情況將存在“巨大不確定性”。
Jessica補充道,不止可觀的學生總消費額,聯邦研究經費削減后,大學職員可能也不再光顧商家,“如果突然失去這些人流,我認為這將是一個巨大的障礙”。
在哈佛廣場受歡迎的墨西哥快時尚餐廳Felipe’s Taqueria,其老板估計該店30%-40%的顧客是大學生,15%-20%是國際學生。店里常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顧客,很多人稱他們第一次來美國。這家帶屋頂露臺的三層餐廳酒吧在午餐時間尤其繁忙。
Jason Doo表示,由于Wusong Road Tiki Bar緊鄰哈佛肯尼迪學院,他看到許多研究生晚上來喝酒,估計5%-10%的顧客是國際學生。他一直在擴大營銷力度,并對餐廳進行其他投資,比如安裝自助餐臺以更方便舉辦私人活動等。Jason已不再試圖讓餐廳成為社區聚會場所,而是越來越多地向到訪哈佛廣場的人群營銷,確保不單一依賴某類客群。
隨著移民政策不斷變化,很難知道是否該縮減規模省錢。Jessica說她希望立法者明白:每個企業都需要人,需要勞動力和消費力。“所有這些看似突然、可變且不確定是否會持續的決定……影響的是真實的人,不僅是他們的生活,還有他們的錢包……這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一種自動的經濟放緩,對許多人而言更是潛在的生存威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