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海天氣
隨著副熱帶高壓東撤,今天起中東部的高溫范圍逐日縮小,高溫強度也將逐日減弱。今天上海驕陽有所收斂,多云為主,局部陰有時有陣雨或雷雨。氣溫起步仍比較高,有29℃,但白天升溫放緩不少,預計最高氣溫在34-35℃,東南風4-5級陣風6級,相對濕度在90%-50%之間。炎熱程度雖有所緩解,仍要注意防暑降溫。
周二受到臺風“丹娜絲”外圍環流的影響,偏東風加大至5級陣風有6-7級,云系進一步增多,并伴有陣性降水,隨著副熱帶高壓北抬,上海受副高南側的偏東氣流影響,不僅云量增多,陣雨和雷雨也呈現增多的趨勢。氣溫也將因此回落,最高氣溫維持在33~35℃。
每天一首古詩詞
《夏日》
清·喬遠炳
薰風慍解引新涼,小暑神清夏日長。
斷續蟬聲傳遠樹,呢喃燕語倚雕梁。
眠攤薤簟千紋滑,座接花茵一院香。
雪藕冰桃情自適,無煩珍重碧筒嘗。
今日小暑,這節氣如一只青瓷冰碗——盛得住驕陽流火,也盛得下滿院荷風。古人寫夏日風物的有很多,而喬遠炳的《夏日》則像一幅素描,將小暑的景物勾勒得明凈鮮活。首聯“薰風慍解引新涼”,說的是南風一吹,悶熱散了,涼意從樹梢到瓦檐慢慢漫開。讓人想起小時候躺在竹席上,看陽光透過紗窗跳著細碎的舞步,連蟬鳴都帶著節奏感。
詩里寫的“斷續蟬聲傳遠樹”多么真實,夏天的蟬總愛忽遠忽近地叫,像是在給暑氣打著節拍。而屋檐下的燕子呢喃,又像給這熱鬧的背景音加了點溫柔的和聲。最妙的是“眠攤薤簟千紋滑”,把竹席上涼絲絲的觸感寫活了。古人以薤葉紋竹簟納涼、伏天曝書防蠹,這些順應天時的智慧,想想還很科學。陽光能殺菌,通風能散熱,比現代人依賴空調更貼近自然節律。
說到防暑,詩人“雪藕冰桃”的吃法頗具現代感。現在大家時常會在冰箱里備些應季水果,但要注意別貪涼過度。老話講“冬吃蘿卜夏吃姜”,出汗時適量喝點鹽水,比猛灌冰飲更護胃。特別是老人小孩,出門前記得涂防曬霜、戴遮陽帽,隨身帶瓶淡鹽水,預防中暑最實在。
小暑時節的民間習俗也挺有意思,北方吃餃子是意在開胃,南方“食新”是感謝豐收。這些傳統里藏著樸素的生活智慧:熱天也要保持規律飲食,該動動,該歇歇。就像詩中“無煩珍重碧筒嘗”的豁達,是拋卻荷葉杯飲酒的繁禮,只管享受當下的清涼。
讀這首詩,仿佛看見老宅院里的夏日:竹簾半卷,花香浮動,蟬聲伴著蒲扇搖出的風。現代人雖然有了電風扇空調,但那份對自然的體悟、對生活的從容,值得我們從古詩里尋回。畢竟,真正的清涼不在避暑,而在以心靜納萬物。
每天一張AI壁紙
“你寫我畫”
今日的天氣/詩畫,是否牽動你心弦?
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即興詩句。
編輯每日精選
?入選詩句,我們將創作成 AI視頻/壁紙
? 作品將展示于【AI詩象】欄目
今日小挑戰
?用一句詩描繪:小暑。
作者:吳曉彤 曹俊
視頻:可靈AI
腳本:DeepSeek
后期:剪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