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名導演手中已經有了一個自己創作、或者得到使用授權的劇本后,而劇本的質量也還算不錯,那么從創作的角度講,接下來就該進行電影正式開機前的籌備工作了——確定主創人員、選定演員、勘景、試裝等等。
然而從操作層面講,劇本完成和電影的籌備工作之間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找投資。
有的導演為了找投資,砸鍋賣鐵傾家蕩產;有的導演為了找投資,認老鄉托關系、求爺爺告奶奶;有的導演就比較順利,各種偶然和必然因素加在一起后,運氣頗佳、很快找到了投資。
當然也有不少導演,劇本扎實、才華橫溢,通過一部短片就聲名鵲起,隨后吸引了那些經驗老到、眼光長遠的投資人——1996 年賈樟柯帶著五十分鐘的錄像作品《小山回家》去香港參加一個獨立短片比賽,期間認識了一個很喜歡《小山回家》的投資人,投資人的公司叫“胡同制作”。
很快,“胡同制作”投資了《小武》,也投資了賈樟柯后續的一系列作品,像《站臺》《世界》《任逍遙》等。
不過就算有了投資、電影順利開機,也未必能保證開機后的投資一定能及時到位。
電影《隱入塵煙》拍攝過半的時候,該花的錢都花光了、該到的投資卻沒到位,當導演李睿珺和制片人輾轉聯系到某影視公司的老板覃宏時,身上只有不到2000塊錢。兩人只好買了火車票,從甘肅張掖坐了十來個小時的火車來北京去見覃總。
結果好運降臨,李睿珺和給覃總聊了十幾分鐘、正要給他看帶來的拍攝樣片時,對方說不看了、趕緊打錢吧,打了錢回去先去拍,剩下的錢也盡快幫你們找著。于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找投資的途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幾種:創投會、制片人、影視公司、演員和監制、身邊機會。這幾種途徑也有可能相互交織,但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往往是其中一種。
(下面節選自侯亮原書《牽牛鼻》“找投資”一章中的“創投會”、“影視公司”精華內容)
創投會
YIQIYINGCHUANG
電影創投會是為電影項目提供融資、合作和推廣機會的專業平臺。它通常由電影節、電影機構、文化產業組織等舉辦,吸引導演、編劇、制片人、投資者、發行商等電影行業的專業人士參與。電影創投會起到了發掘優秀項目、扶持新人、促進產業發展等作用。
創投會的活動流程一般包括項目征集、項目篩選、項目展示、一對一洽談、獎項評選等環節。電影創投會通常還會設立獎項,對優秀的電影項目進行表彰和獎勵。獎項的設立可以為電影項目提供更多的榮譽和認可,提高項目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不同的創投會由于它自身的定位、主要組織者的偏好、聘請的電影工作者、專家的類型等的不同,對項目的淘汰與選拔都會呈現出一定傾向性。因此,研究特定創投會近幾年的入圍作品、獲獎作品,能讓參投者更加知己知彼、有的放矢。
《Hello!樹先生》劇照
另外,除了劇本自身,項目已經具備的其它優勢會增加認可度,比如啟動資金、電影樣片、已確定合作意向的監制、主演等。
2009年,導演韓杰的《Hello!樹先生》就是通過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創投會找到了80萬美金的投資。近幾年,不少優秀影片也都是通過各種電影創投會找到投資或者主要合作方的,比如《人生大事》《愛情神話》《兔子暴力》《春江水暖》《過春天》《老獸》等。
《老獸》主演涂們與導演周子陽
以周子陽的導演處女作《老獸》為例。2013 年周子陽開始寫劇本,2015年第一稿劇本寫完,之后一遍又一遍改劇本,同時也一次又一次帶著劇本四處尋找投資機會。像大多數新人導演一樣,周子陽雖然手頭有劇本,但屢屢碰壁、很難獲得專業影視公司的認可。
后來周子陽參加了2016年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的創投會,《老獸》通過該平臺受到更多的關注和認可,其中就包括時任創投會評委會主席的導演王小帥。在電影節期間,王小帥就答應周子陽來做該片的監制、并協助其找投資。
事實上,在這屆影展的創投會上,還有另一個電影項目脫穎而出,那就是導演胡波的《金羊毛》——后來改名為《大象席地而坐》。
《大象席地而坐》拍攝幕后
影視公司
YIQIYINGCHUANG
導演或制片人等把劇本提交給合適的影視公司是找投資時最為直接的一種方式。
很多知名影視公司都有自己的網站,在社交媒體上也有相關賬號,導演和編劇要找到投遞劇本的渠道并不難。就算對于那些知名度并不高的影視公司,在當下這個資訊發達的信息社會,要搜索、查找到聯系方式也不是件難事。關鍵在于劇本的質量。
另外,通過相關人士推薦也能起到促進作用,至少能讓劇本更受重視。
影視公司在接收到劇本后,會有專人來閱讀、評審,這個崗位就是前文提過的責編、策劃、編輯等。大的影視公司會有專門的部門來負責策劃項目、審讀劇本等工作,但最終也要落實到某個人或者某個小團隊。責編也好、責編團隊也好,會按照各個公司的流程、制度對劇本進行審讀、評估。
絕大多數劇本會在這個環節被淘汰下來,原因多種多樣——也許因為劇本確實不好,也許因為責編根本就沒認真看,也許這個類型和題材在當下的電影市場根本不受歡迎,也許責編覺得不錯但領導不喜歡,也許該公司最近根本就沒有實力投資、就連責編也面臨著被辭退的風險……
即便你的劇本被淘汰了,也不用氣餒。徐崢當年第一次當導演時,拿著《人再囧途之泰囧》四處找投資,也被屢次淘汰過。如果劇本僥幸通過呢?沒錯,確實是“僥幸”——除了劇本質量,運氣也必不可少。
如果劇本能僥幸通過,影視公司會綜合多種因素對項目整體進行論證、評判。
比如——劇本是否已經在國家電影局備案公示?是否有知名演員愿意出演?是否有監制愿意參與?導演是否有以往作品、作品表現如何?除了劇本、導演是否還有其它相關資源?等等。
當下,一些大的影視公司還借鑒好萊塢大制片廠的“綠燈會”(綠燈系統GREEN LIGHT)制度,來論證、判斷影視項目是否值得投資。
所謂的綠燈會指的是好萊塢電影制片廠的重要決策層對一個影視項目進行評估并最終決定是否給予批準和資金支持、使其進入實際制作階段的決策制度。
如果參加綠燈會的決策層同意,就像交通信號燈中的綠燈一樣,意味著這個項目可以“通行”,能夠開始全面啟動制作流程;如果不同意,就像交通信號燈中的紅燈一樣,意味著“不能通行”。
在綠燈會上,好萊塢電影制片廠的高層管理人員、市場營銷人員、財務人員、發行人員等組成的評估團隊會從藝術價值、商業價值、制作可行性等方面對制片人、導演、編劇等提交的影視項目提案進行全面評估。
如果評估團隊認為項目具有足夠的藝術價值和商業潛力,并且制作可行性較高,那么制片廠高層就會做出綠燈放行的決定,否則就是紅燈。
在一些綠燈會上,每位參會人員都有一票否決權,因此只要有一人對項目亮起紅燈,該項目都不得繼續推進;如果全體亮綠燈,那項目就可以正式進入制作階段。
以我的導演處女作《大廚小兵》為例——這是一部兒童題材的體育喜劇片,由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全額投資,朱雨辰、黃璐、王莎莎等主演,講述一名不靠譜的鄉村廚師為了追村長的女兒冒充體育老師,帶著精心挑選的五名“種子選手”踏上了一條前所未有的訓練之路,最后在運動會上贏得比賽的故事。因為是親身經歷,可較為詳細地進行介紹。
《大廚小兵》劇照
那還是在2006年,我當時在北京電影學院讀研究生,寫了個叫《奧運總動員》的劇本。當時的想法是眼看2008年北京要舉辦舉世矚目的奧運會了,應該順勢而為、寫個和迎接奧運相關的電影劇本。那會兒剛學著寫長片劇本,寫完自己都覺得一般,就把劇本擱置在電腦里了。
有一天在網上瀏覽新聞,看到一則消息,說中影集團董事長韓三平和周星馳在四川的一所大學參加活動,韓三平宣布中影集團要實施一個青年導演扶持計劃。此后,這則消息一直就在我腦中盤旋,揮之不去,于是我下定決心去聯系中影。
那時資訊還不發達,我是通過114查詢到中影集團的總機電話的。接通電話后,我說想問問是不是中影有個扶持青年導演計劃,然后想投個劇本。
總機電話的接線員說她只負責接線,可以給我個策劃部的電話去咨詢。于是我又撥通策劃部電話,接電話的工作人員聽我說完新聞報道的事后,說應該是有這事,但具體的她們也不清楚。但她給了我一個策劃部的公共郵箱,讓我把劇本先發過去。
一個月后,我再次撥通策劃部電話,對方說劇本還在看,要是有消息會跟我聯系。又過了一個月,我又撥通電話,對方說因為扶持青年導演計劃具體怎么實施還不清楚,所以沒法推進,要是有進展得話會跟我聯系。
如果給《奧運總動員》找投資的過程是一部電影劇本,那么這是故事的主線。按照《救貓咪:電影編劇寶典》中劇本結構的15個節拍的說法,在第二幕的銜接點后,就要展開B故事了,也就是副線故事。
當時,我的研究生導師蘇牧教授介紹我在《大眾電影》雜志社當兼職記者。有一天雜志主編辛家寶派我去采訪第四代導演的代表人物之一黃健中導演。在北影小區黃導的家中,采訪進行得很順利。黃導對提出的問題都耐心地進行了回答,還贈了我一本寫他的專著作為參考。采訪結束時,黃導對我這個還在北電上學的年輕人鼓勵了幾句,還問我將來有什么打算。
我說想當導演,還說投了劇本準備參加中影的青年導演計劃,不過一直沒消息。黃導讓我講了講劇本所寫的故事,又說回頭可以幫著問問。我以為黃導也就是隨口說說,就沒敢放在心上。誰知過了兩天收到了黃導的短信,大致內容是說已向策劃部推薦了我,并發給我策劃部彭鳴宇主任的手機號碼,建議我這幾天找時間聯系。
因為黃導的推薦,找投資的事發生了轉機——如果給《奧運總動員》找投資的過程是一部電影劇本,那么此時故事的副線對主線起到了推動作用。我和策劃部彭主任聯系,電話里他說劇本手下人看了,覺得題材還行,他這幾天看下劇本,看完聯系。過了一兩個星期,有人跟我聯系,說他是中影策劃部的責編,約我這幾天去他辦公室談劇本。
接下來,我根據責編周老師的意見改了兩輪劇本。周老師是資深人士,中影那時的很多電影他都參與了策劃。我初出茅廬,這個劇本是我寫完的第一個電影劇本。面對中影,面對資深責編,我自然是誠惶誠恐,竭力按照對方提出的意見進行修改。
《大廚小兵》拍攝現場
劇本修改了兩輪后,我見到了中影集團的副總史東明先生。在當時中影出品的所有電影的片頭,他都醒目地出現在片頭。那時我就拍了兩三部并不成功的短片,但已出版過兩本長篇小說,于是就把長篇小說帶給了史總,算是證明自己的才華和能力。
史總已看過修改后的劇本,覺得整體還行,但是覺得比賽中的體育項目太少,過于單調。修改意見雖不那么具體,但牽扯到的地方挺多。
回去之后,我沉淀了幾天,按要求完成了這一輪的劇本修改。再次提交劇本。過了一陣子,責編那邊回復說修改后的劇本整體可以,一些細節還需要修改——此時已臨近2007年春節。春節過后,連著一個多月都沒消息。眼看6月底我就碩士畢業了,前途未卜,日子過得更加煎熬。
突然有一天,接到策劃部電話,讓我4月24號下午去集團一樓大廳參加中影集團“2007 年國產重點影片新聞發布會”。這時終于敢確信——中影應該是會投了。我在沒人的地方又蹦又跳,用喜極而泣來形容也不為過。
新聞發布會總共發布了八部電影,我作為《奧運總動員》的編劇和導演還發了言。之后,劇本進行了小的修改,編劇和導演合同也簽了——此時,找投資這事才算正式完成。后來我才知道,在高管的辦公會上,我那兩本已出版的長篇小說起到了重要作用。之后,董事長韓三平對這個項目簽字同意。
如果給《奧運總動員》找投資的過程是一部電影劇本,那么電影劇本在這里該結束了。但是,劇作法里在構建情節時有一條百試不爽的招數,叫“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沒過多久,讓所有人意料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項目在廣電總局備案時被要求提交全劇本,劇本審完后被否了,根本就沒通過。劇本備案沒通過,所有的事情自然就暫停了。
不過沒過多久轉機出現——我接到策劃部彭主任電話,說了個具體時間,叫我去中影找他,然后一起去廣電總局。進了武警站崗的廣電總局,我和彭主任見到了當時的廣電總局副局長張宏森。張局叫來制片處的一位女處長,讓她先談談意見。
女處長的觀點是——這是一部迎奧運的電影,可內容過于低俗,里面不少笑點過于“屎尿屁”,而且男一號是光棍、女一號是個寡婦,容易讓人產生聯想。我回答說,提交的劇本是兩個月前的版本,現在劇本里已經沒有那些低俗笑點了。
最后,張局給出了兩點建議——第一,片名里不要出現“奧運”兩個字;第二,把寡婦的人設改了。劇本按要求修改后再次提交重審。回去之后繼續改劇本。
首先,把片名改成了《大廚小兵》。其次,把女一號寡婦的人設改成了少女,男一號中年光棍的人設改成了二十歲出頭的小伙。把男女主角改成年輕人反倒更好,劇本整體更時尚、更年輕化,也更接近院線電影主流觀眾群的年齡。
《大廚小兵》拍攝現場 導演侯亮與小演員們
劇本修改完后,責編和彭主任都看了,覺得沒問題,于是全劇本再次提交了給廣電總局。但一個多月過去了,還是沒消息。我打電話問責編,責編說策劃部這邊已經催過兩遍了,不好再催,讓耐心等待。
一轉眼,時間到了九月底,有一天《大眾電影》主編辛家寶派我參加八一電影制片廠出品的電影《八月一日》的首映禮。記得首映禮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辦得隆重氣派,規格也高。首映禮結束時,我遠遠地看到了張局的身影。
猶豫片刻后,我鼓足勇氣上前詢問劇本情況……過了個把星期,備案通過——終于能拍了。
作者丨侯亮
排版丨馬東西
本文節選自侯亮著作《牽牛鼻》
「注:本文部分圖片來源于豆瓣及網絡,
若有侵權請主動聯系我們?!?/p>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找投資的途徑”,歡迎報名8月2日即將開設的《侯亮導演工作坊——電影導演首作的創作指南》,也可直接聯系課程小助手(微信號:pmovie_peixun3)進行詳細咨詢。
益起映創的新老朋友們:
我們專注影視教育12年,提供300+門課程覆蓋電影全產業鏈,助力超100萬愛好者與從業者成長?,F在發起"學電影"用戶調研,填寫問卷即贈100元課程券。您的意見將幫助我們更好陪伴電影人"一起硬闖"!
掃碼填寫問卷(1分鐘),領取福利>>
益 起 推 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