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內(nèi)蒙古挖出一具女尸,隨后考古人員將女尸的11層外衣一層層扯掉。不料,當撤到最后一層時,一年輕考古人員顫著手指,驚恐地指著女尸,突然大喊:“快跑!”
他話音剛落,周圍的人就捂住口鼻往外面狂奔而去,到底是怎么回事,能讓考古人員如此害怕呢?
2003年,有個工程隊在山麓上用機器開采礦石時,忽然發(fā)現(xiàn)挖出來個不同尋常的物件,看著不是地下該有的,有人猜測地下有古墓存在。
消息被傳報上去后,考古人員迅速就位,用專業(yè)設(shè)備勘探古墓的范圍,在打開古墓進去后,所有人都被里面的豪華程度給震住了。
豪華大量的陪葬品,在無聲訴說著墓主人生前的地位有多尊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墓中央的彩繪木棺具。
巨大的棺槨外繪畫著鳳、牡丹、仙鶴等吉祥圖案,哪怕過去了千年時光,仍能看出在繪制時色彩有多么豐富,更讓人驚訝的是,這些圖案還是貼金的。
雖然墓里面沒有找到關(guān)于墓主人的信息,但單從這點來看就能推測出墓主人生前必定是皇親國戚,普通人可不敢逾越用這些圖案來裝飾。
在棺材里面還發(fā)現(xiàn)一對穿著契丹傳統(tǒng)服飾的小人,像是在守護著逝者,而這恰恰和契丹人的傳統(tǒng)信奉給對上了。
將木棺外層給打探清楚后,就要看看內(nèi)棺如何,沒想到外面依舊繪制著圖案,一對鳳凰像是在追逐般刻畫在棺材兩側(cè)。
棺蓋取下來后,肉眼可見,尸體早已被泥水浸泡,這在考古時是常見現(xiàn)象,棺材埋藏在地下,常有地下水滲進來,因此墓主人身上的絲織品衣服都被淤泥污染。
衣服是了解研究古代不同朝代服飾發(fā)展的重要文物,自然要取下來,戴上手套后,考古人員小心翼翼的將服飾層層剝下來,這可是個大工程,哪點不小心衣服就要碎成片片。
讓大家意外的是,這位墓主人居然穿了那么多件衣服,數(shù)一數(shù)居然有十一層,就在考古人員小心的將衣服脫下來時,忽然有陣陣黑水冒了上來,空氣中彌漫著刺鼻古怪的氣味。
考古人員意識到不妙,趕緊撤離出去,靜等了會,感覺氣體散去后,全副武裝好再次進來。
在將這些不明液體取出來分析時,發(fā)現(xiàn)居然是水銀,在古代將水銀灌進棺材里面是件常事,常見于達官貴族中,他們覺得這樣可以保持尸身不腐,同時還能防止盜墓賊過來,長時間吸入后會讓他們中毒。
不過這個棺材中的水銀情況卻不太一樣,里面的水銀并沒有特別多,多是在骨骼中發(fā)現(xiàn)的,說明墓主人生前很大概率是服用水銀而亡。
這不禁讓人感到好奇,身份尊貴的墓主人為何會飲用水銀?經(jīng)過考古學者翻閱資料,調(diào)查后發(fā)現(xiàn)墓主人或許是阿保機的妹妹余廬睹姑。
經(jīng)過對尸體多個部位的骨頭鑒定,得知其生前是位三十多歲的女性,而且因墓中出土了大量的鈴鐺,以及尸體頭部戴著的金箍,說明她生前是位女薩滿。薩滿在契丹地位尊貴,不少都是由貴族女性擔任,是為人們消災祈福的。
余廬睹姑等人因反對阿保機稱帝建國,而起兵造反,可實力懸殊,很快就被打敗,余廬睹姑作為領(lǐng)頭人之一自然無法活下去。
于是她服用了帶著水銀的毒酒,但她畢竟是阿保機的妹妹,阿保機在她死后給了她應有的尊重和地位,只是沒有特意用墓志銘講述她的生平,而是給了她個豪華墓葬。
古籍中關(guān)于這位公主的記載并不多,只有寥寥幾句話,大多都是關(guān)于她跟著造反的事情,不過從墓葬里的奢華程度來看,阿保機對這個妹妹的感官還是不錯的,不然也不會特意厚葬,如果當初沒有跟著叛亂,而是支持阿保機,或許她的未來就會變的不一樣了。
參考來源:吐爾基山遼墓彩繪木棺具——內(nèi)蒙古博物院鎮(zhèn)館之寶系列(八)正北方網(wǎng)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