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記者 張國強 韓宇
法治日報通訊員 龐瑩
“原先反映問題要跑好幾個地方,現在‘一站式’解決。”“這里辦事不拖拉,我的工資終于要回來了。”“要是不及時調解,俺倆沒準得干起來。”……在遼寧省盤錦市、縣(區)兩級綜治中心,一個個化解矛盾糾紛的場景,生動演繹著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盤錦實踐。
“去年12月,盤錦市級綜治中心掛牌運行,今年4月,縣(區)級綜治中心全部建成并規范化運行,并在部分鎮(街道)開展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試點工作,2026年底將實現全覆蓋。”盤錦市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向《法治日報》記者介紹說,盤錦市把資源在基層整合、問題在基層解決、民心在基層凝聚,通過打造矛盾糾紛“全科門診”,讓群眾化解矛盾糾紛“最多跑一地”,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資源整合力量下沉
一件看似雞毛蒜皮的小事,可能是壓在尋常百姓心頭的一座大山,如不及時解決,小事拖成大事,直至難以解決。
為了讓老百姓遇到問題有地方“找個說法”,盤錦市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大力推進各級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推動資源整合和力量下沉,在人員、經費、場地、建設等方面予以充分保障,實現群眾矛盾糾紛“‘一站式’接收、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
前不久,盤錦市興隆臺區綜治中心受理一起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案件,經過駐興隆臺區綜治中心物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成功后,該案成為盤錦市開展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以來首例通過“人民調解+司法確認”模式化解矛盾的案例。
興隆臺區綜治中心推行首接首辦責任制,訪調接待、行政復議、檢察監督等窗口工作人員認真對接來訪群眾并將信息快速錄入系統平臺,隨后納入中心登記流轉并全程跟蹤,由綜治中心向群眾發放受理告知單,形成“登記受理、先行調解、分類流轉、案結事了”閉環流程。
盤錦市委政法委副書記田新臣介紹,市、縣(區)綜治中心整合訴訟服務中心、檢察服務中心、公共法律服務中心、信訪接待中心等資源力量,完善“中心吹哨、部門報到”響應機制,實現群眾社會訴求“一個窗口受理、最多跑一地”。
目前,盤錦市級綜治中心以統籌協調為重點,履行工作指導、分析研判、協調聯動、應急指揮、督查督辦等職能,矛盾糾紛和社會治安風險防控策略全域統配。市、縣(區)級綜治中心發揮業務管理、研判預警、協調督辦等職能,推動職能部門采取常駐或輪駐方式入駐,實現群眾訴求快速解決、事件高效流轉處置。
今年以來,盤錦市各級綜治中心共接待群眾來訪上萬人次,成功調解矛盾糾紛9791件,調成率98.3%,萬人成訟率同比下降17%,案件平均審理期限壓縮至26天,推動全市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和社會治安風險防控水平大幅提升。
抱團作戰聯動調解
今年4月,盤錦市大洼區新興鎮園林村一家建設公司與一家磚廠的矛盾升級。
這場糾紛源于2023年。當時,磚廠在道路兩側以及建設公司承包的地塊內堆砌建筑材料,不僅阻礙建設公司員工通行,還侵占其承租的土地。
園林村村委會多次出面調解均無功而返。大洼區人民法院調解后,雙方雖達成一定共識,但矛盾根源并未徹底消除,建設公司因進出不便運營效率大幅下降。多次溝通無果后,雙方矛盾徹底激化。
了解情況后,大洼區綜治中心統籌協調,聯合大洼區法院、新興鎮綜治辦、新興司法所及區綜治中心值班律師,組建聯合調解小組。
在調解小組組織雙方進行的面對面調解中,區綜治中心工作人員以法律法規為依據,明確指出磚廠占道和侵占土地的行為違反了土地管理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闡明不整改將面臨的法律后果,同時引導建設公司理性維權。結合實際情況,區綜治中心牽頭提出多種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最終推動雙方簽署調解協議,圓滿化解了矛盾。
這一成功案例,為今后處理類似企業間糾紛提供了寶貴經驗。
大洼區綜治中心主任張強說:“過去,解決糾紛力量分散,各部門在調解糾紛時往往捉襟見肘。如今,法院、檢察院、公安、司法行政、信訪、人社等部門派員常駐綜治中心,其他行政主管部門、群團組織和有關社會力量輪駐或隨叫隨到,化各自為戰為抱團作戰,有利于發揮部門優勢,聯動化解糾紛。”
速裁提效科技賦能
今年以來,隨著盤錦市、縣(區)級綜治中心投入運行,這里的共享法庭先后響起速裁快審的法槌。
3月31日,隨著一聲清脆的法槌聲在大洼區綜治中心響起,夏某與馮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在這里的速裁法庭公開開庭審理,敲響綜治中心速裁團隊正式運行的“第一槌”。
2018年,夏某因資金周轉困難向馮某借款100萬元,并出具借據。后經馮某多次催要,夏某遲遲未還。無奈之下,馮某提起訴訟。
入駐大洼區綜治中心速裁團隊的承辦法官認為,雙方系多年好友,有調解的可能性。庭審過程中,法官經過耐心工作,促使雙方打開心結,簽訂了分期還款調解協議,矛盾得到妥善化解的同時也修復了多年的情誼。
盤錦市中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楊敏說,在市、縣(區)綜治中心,法院選派至少1名員額法官和1名司法輔助人員組成訴訟服務團隊,成立速裁法庭,堅持“調解優先、應調盡調”原則,承擔指導調解、司法確認及立案、速裁快審等工作,推動基層矛盾糾紛“一站式受理、一體化調處、一攬子解決”。
前不久,盤錦市興隆臺區綜治中心受理一起典型的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案件,經過駐興隆臺區綜治中心物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成功后,該案成為盤錦市開展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以來首例通過“人民調解+司法確認”模式化解矛盾的案例。
在綜治中心,當事雙方雖經調解達成協議,但擔心調解協議缺乏強制力,法官開通司法確認“綠色通道”,賦予調解協議強制執行力。
據介紹,盤錦市綜治中心正在推動科技賦能治理體系,建設運行“盤錦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平臺”,實現各類風險隱患和矛盾糾紛化解信息跨地域、跨部門、跨層級聯動互通。通過探索運用“政法AI小助手”,形成矛盾糾紛大數據集成化立體化防控體系,構建矛盾糾紛全流程數字化管理,從時限、程序、結果等方面,督促按照矛盾糾紛化解法治化“路線圖”和工作流程依法化解每個矛盾糾紛。
來源:法治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