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通訊員 梁軍
“真沒想到,不用打官司就能解決問題,協議還有法律保障,非常感謝法官和調解員!”3天時間,一批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全部調解結案,贏得當事人好評。這是6月27日發生在湖北省棗陽市綜治中心民商事調解室里的一幕。
此前,馬某某等108名業主與棗陽某建設公司因為商品房買賣合同發生糾紛。事后,購房戶與該公司就房產證辦理問題爭執不下。
在棗陽市綜治中心,入駐的棗陽市人民法院法官與調解員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厘清責任,耐心調解。用時3天,及時、妥善化解了這一群體性糾紛,當場簽訂了調解協議。法官對上述協議審查后予以司法確認,并出具了民事裁定書。
調解現場
這只是棗陽市人民法院入駐綜治中心后多元解紛工作的一個縮影。自去年3月入駐以來,該法院選派經驗豐富的訴訟服務團隊入駐市綜治中心,通過指導調解、訴調對接、司法確認、案件速裁等工作,有序參與綜治中心建設和運行,形成多元解紛合力,努力促成各類糾紛“事心雙解”,切實扛起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最后一道防線”的職責使命,贏得了干部群眾的認可和贊賞。
4月2日,田老漢來到棗陽市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滿臉愁容。原來,村民余某上墳燒紙,造成田老漢桃園失火,400多棵桃樹被燒毀,對方以不是故意、家庭困難為由拒絕賠償。
分析研判案情后,立案庭法官向田老漢介紹先行調解的優勢。田老漢同意后,案件很快就委派到了市綜治中心民商事調委會。調解員第一時間了解案情,與常駐綜治中心的法官共同發力,最終雙方當事人就賠償方案達成一致意見并當場履行完畢。
從糾紛的快速分流,到多部門協同聯動,再到司法確認與執行的有力保障,棗陽市人民法院入駐綜治中心以來,立足審判職能定位,搭建調、裁、審對接機制,采取線上線下快調、速裁的模式,以“零收費、高效率、強效力”的司法服務,力求群眾訴求“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真正實現讓群眾“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地”。
人民有期待,司法有擔當。僅今年1-6月,棗陽法院訴訟服務團隊扎根市綜治中心一線陣地,指導調解成功案件488件,司法確認率43.5%,聯合調處40余起糾紛,接待群眾法律咨詢100余人次,開展人民調解員業務培訓3場次,切實將“抓前端、治未病”落到實處。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