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在音綜《閃光的夏天》第二季最新一期節目中,全能音樂人周震南以一場顛覆性的舞臺表演——戲腔融合說唱版《壁上觀》,再次引發熱議。這場表演可被稱為“中國新生代音樂人突破舒適區的標桿之作”,甚至可被稱作“一次對中國傳統音樂現代演繹的極致實驗”。
“排名不高”背后:行業審美的滯后與實驗的代價
盡管表演廣受好評,各個平臺熱搜不斷,但周震南此次舞臺并未進入節目排名前列。這一結果,恰恰暴露了當下音樂綜藝節目的局限性與該節目賽制弊端:擁有投票權的人只由下沉觀眾單一構成,專業導師和行業kol均沒有投票權。
盡管節目在歌曲選擇上,更偏好“安全牌”,多數歌曲均為大流行或EDM風格,但周震南敢于走出舒適區,嘗試“技能破壁”。
《壁上觀》作為近年的新中式流行代表,周震南在演繹這首歌時,一方面給到不同的人聲演繹方式,傳遞不同的角色以及彼此的戲劇張力,另一方面在加入的饒舌段落里也落實了本土化,把詩詞和漢字的字正腔圓的美感在rap里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
周震南的這次挑戰,不僅是對個人音樂邊界的突破,更是對整個行業的一次叩問。近些年來,音樂平臺幾乎均被“網絡熱歌”占據,大部分的音綜和晚會,也都選擇不斷翻唱老歌、金曲。新生代音樂人是否只能待在舒適區?中國音樂的發展是否只能迎合下沉市場?當賽制跟不上創新,周震南的〈壁上觀〉成了行業的一面鏡子。排名≠價值,音樂綜藝只為“綜藝”服務,并沒有把“音樂”放在第一位。而真正的音樂進化,往往始于不被理解的實驗,時間終將證明其意義。
行業進化:中國新生代音樂人的責任
周震南用行動證明,不斷追求極致自我,勇于突破和傳承中國音樂才是新生代音樂人該有的行業責任。他拒絕被單一風格定義,《壁上觀》走出常規,持續探索民族樂器與現代流行元素的融合可能,而在另一檔音綜《天賜的聲音》里,他也用一首堪稱神級舞臺的《馬》展示了他挑戰極致自我、不斷精進業務的持續進階。
正如他在采訪中所言:“如果所有人都覺得‘安全’才是對的,那音樂就永遠不會前進。”、“我真的在這個行業里做出了什么貢獻嗎?我是在讓中國音樂往下走還是往上走?等到中國音樂長成的那一天,我們可以來當這個墊腳石、當這個臺階,讓某一個人可能不是我自己,他能站在那里代表中國音樂走向世界!”這場《壁上觀》的表演,或許未能“征服賽制”,但它無疑點燃了中國音樂創新的“火種”。
當未來某天,中國音樂走向世界,人們也許會想起,曾有一位歌手,在所有人都選擇穩妥、守舊、迎合時,他鼓足勇氣獨自走向未知,奏響挑戰的激昂音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