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關注的中東火藥桶,再次被點燃。7月6日凌晨,特拉維夫本·古里安機場的警報驟然響起,一枚高超音速導彈劃破夜空,直撲以色列心臟。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以色列遭遇導彈、無人機襲擊次數已突破370起,創下近五年新高。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警告,沖突地區平民死亡人數已比去年同期上漲46%。
技術壁壘被突破
凌晨的特拉維夫機場,短短幾分鐘內,航班全部停擺、跑道一度關閉。也門胡塞武裝公開聲明,使用“巴勒斯坦-2”型高超音速導彈實施精確打擊,并宣稱“導彈命中目標”。以色列國防軍證實襲擊發生,動用了“鐵穹”、大衛彈弓等防空系統,警報聲在城市上空持續回蕩。
當今全球,能批量部署高超音速導彈的僅有中、俄兩國。美、以等國仍然處于研發和有限測試階段。
美國國防部5月《全球武器技術報告》明確承認,以現有防空體系,攔截高超音速導彈的概率極低。以色列防空指揮部更是罕見承認:“現有攔截系統難以應對這一新型威脅。”
胡塞武裝自3月中旬起,已對以色列本土發射309枚(架)彈道導彈、高超音速導彈和無人機。胡塞發言人強調,只要加沙軍事行動未結束,封鎖不解除,襲擊就不會停止。
以色列數百公里外的戰場,已變為高科技武器的現實試驗場。每一顆導彈的落地,都在重塑中東的安全地圖。
美國情報部門內部評估顯示,胡塞武裝的導彈精度與突防能力近兩年來有大幅提升。以色列防務智庫發布警告稱,若沒有有效反制手段,未來幾個月內以色列本土關鍵基礎設施將持續遭受威脅。
以色列政府的壓力與民意裂變
導彈落地的同一天,特拉維夫爆發大規模抗議潮。數萬名民眾走上街頭,要求政府立即與哈馬斯達成停火協議。
抗議隊伍中,最醒目的標語是“讓所有被扣押人員回家”。以色列民間對內塔尼亞胡政府延長沖突、拒絕妥協的政策愈發不滿。
自2024年以來,巴以沖突造成的大規模人員扣押與傷亡已成為以色列社會撕裂的核心議題。以色列安全內閣5日晚宣布,已收到哈馬斯提出的新停火方案,但認為“不具備接受條件”,談判雖未中斷,分歧依然明顯。國內壓力與外交僵局,讓內塔尼亞胡處境更顯艱難。
與此同時,內塔尼亞胡本人正因貪腐案遭到司法部門調查。若罪名成立,最高可判10年有期徒刑。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多次發聲,呼吁以色列法院赦免內塔尼亞胡,稱其“是干大事的人”,但以色列政界普遍反感外部干涉。
7月7日,內塔尼亞胡啟程前往美國,計劃在華盛頓與特朗普會談。外界關注核心焦點在于:美國是否將繼續加大對以色列的軍事與外交支持?又是否通過施壓促使以色列政策轉向?以色列總理的美國之行,或將決定接下來數周局勢走向。
盟友支持還是自保優先?
導彈襲擊發生后,美國政府罕見保持“失聲”狀態。美軍中央司令部僅發布簡短聲明,稱“高度關注以色列安全”,未提及任何具體反制措施。
分析人士指出,胡塞武裝頻繁打擊以色列,美方一方面希望支持盟友,另一方面又擔心與胡塞重啟直接沖突,影響已達成的多邊停火協議。
五角大樓數據披露,上半年美國對以色列的軍事援助總額已達5.1億美元,主要用于防空系統升級和彈藥補給。
白宮內部一份機密備忘錄透露,特朗普陣營則更加強調“以色列自衛權”,但也多次呼吁“盡快停火”,希望減少美國在中東的直接軍事介入。
美國智庫“國際危機組織”6月發布的中東安全評估報告指出,胡塞武裝高超音速導彈能力的提升,令美以傳統防御體系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美國防部專家私下承認,現階段難以為以色列提供有效的反高超音速導彈技術援助。
核底牌與能源威脅同步推進
就在以色列局勢持續緊張的同時,伊朗高層動作頻頻。7月6日,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在德黑蘭公開露面,是伊以沖突以來首次現身。現場無發言,但已釋放“安全無憂”的信號。伊朗高級顧問日前重申,伊朗將堅定維護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外界無法阻止。
《每日電訊報》披露,伊朗導彈近期直接命中以色列5個軍事目標,包括1個空軍基地和1個情報中心。以色列對此保持緘默,未作公開回應。
美以兩國曾多次打擊伊朗核設施,但國際原子能機構最新報告顯示,伊朗核能力已恢復至2020年水平,最快數月即可重啟濃縮鈾生產。
伊朗不僅在核領域展示底氣,還在波斯灣布設水雷,公開威脅封鎖霍爾木茲海峽。該海峽是全球最重要的石油運輸通道之一,每日約有1800萬桶原油通過。一旦封鎖,全球能源價格將劇烈波動,歐洲與亞洲主要經濟體都將遭受沖擊。
美國國務院6月內部簡報分析,伊朗“封鎖海峽”既是威懾,也是實際準備。全球金融市場為此持續波動,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7月初突破每桶98美元,為近三年來新高。美國、歐盟多次警告伊朗“不要輕舉妄動”,但伊朗外交部回應“將用行動回應一切威脅”。
以色列的地緣困局與未來懸念
特拉維夫上空的導彈陰影遠未散去。以色列不僅要面對胡塞武裝不斷升級的技術打擊,還需同時應對哈馬斯、杰哈德、黎巴嫩真主黨、伊拉克民兵等多方武裝的合圍。
多線壓力下,以色列國防預算大幅提升,軍費同比增加17%。但內部抗議持續、民眾分歧加劇,社會撕裂風險上升。
哈馬斯與以色列的新一輪談判即將重啟。以色列代表團已收到哈馬斯停火方案,但分歧依舊突出,協議前景充滿不確定性。內塔尼亞胡在國內司法危機、社會抗議和外部安全威脅三重夾擊下,政策選擇空間被極大壓縮。
美國下一步態度同樣撲朔迷離。拜登政府和特朗普陣營對中東戰略分歧明顯,既不愿放棄以色列,又不想深陷地區沖突。五角大樓已提出多套援助與撤軍預案,白宮高層會談次數近期增加。
參考資料:
環球網:2025-07-06 11:41:外媒:內塔尼亞胡突然解除發言人多斯特里職務,或因其與總理夫人多次發生沖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